8/31/2007

MBA問題相關解答4- IT行業mkt/mgt以及international mgt的好學校

Q:
Morden您好!
一直在傷咖及您的blog裡,受到您文章許多的啟發,非常感謝您。

想請教一下,
小弟我對於IT產業的Marketing & Management比較有興趣,請問除了Maryland Smith外,是否有其他也不錯的學校呢?
另外在Internation Management方面,除TB外是否也有什麼其他您推薦的學校呢?
感謝您的不吝指教!


A:
國際管理方面除了TB之外就是南卡(South Carolina)的Moore商學院了
這家學校提供兩地學習、之前我記得有兩個track,一個是奧地利維也納、另一個地方貌似是法國
其實international management比較虛一點,也比較少公司針對此一專業大肆徵才,如果要第一品牌還是去TB吧,TB那邊徵才的業主還不少,算是在IM這塊niche market作到頂了。

另外,一些niche schools還蠻有意思的可以參考
包括波特蘭的PSU有MIM課程
還有SDSU也在IM這個專業還不錯

至於行銷的話,很多好學校。西北,NYU,Austin都很好。但是如果是科技業行銷的話就我所知除了馬里蘭特別重視這塊,我認為Berkeley跟Stanford應該在這個領域都會挺好的。
然而我還是建議,以行銷這專業來說,累積相關工作經驗會相對的來的更重要些。

  

8/16/2007

Top30商學院- No.11 - Dartmouth College (Tuck)

達特茅司學院,塔克(TUCK)商學院簡介
中文由馬登獨創翻譯,要轉載請著名出處。

Think Small. Think intimate. Think great outdoors. That’s exactly what life at Tuck is all about. The country’s first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offers one of the smallest programs among the top 30 schools, with fewer than 250 students in each class. The small class size – coupled with the school’s location in rural Hanover, New Hampshire – results in a close-knit community in which everyone knows everyone else.

身為美國第一家商管類研究生院,塔克商學院有著Top30院校中幾乎最小的班級,一屆僅僅約250人。因為班級小,也因為地處鄉下(Hanover, New Hampshire)讓塔克的MBA班級形成一種同學間彼此都很熟悉的團隊意識。

Academically, Tuck’s MBA program focuses on turning out competent general managers. Most of the first year curriculum consists of core courses in the main management disciplines, with the second year left open for electives. No specific majors are offered. First year students complete most of their coursework in the same study group, which Tuck emphasizes as a way for students to grow closer and develop their teamwork skills. More than the average top program, Tuck is looking for students who demonstrate strong teamwork skills, so make sure that this is a main theme in your Tuck application.

教育上來說,塔克的MBA著重在培養出有能力的總經理們。第一年的多數核心課程涵蓋了各種管理學原則,然後第二年則留下讓你選修的空間。塔克並不提供特別的主修科目。第一年的過程裡面,學生會跟同一個小組的人完成絕大多數的課程,此一”一起學習、一同培養團隊精神”的教學方式是塔克所強調的。與其他頂級MBA課程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塔克希望學生能有強大的團隊合作能力。在你申請過程中請多多強調此點。

Tuck is also serious about leadership, and one unique part of the first year experience is the Tuck Leadership Forum, which runs throughout the first year. The Forum is a series of mini-courses in topics such a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management, al designed to help improve students’ leadership skills. Students then complete a team project, such as creating a business plan or doing consulting work for an existing business. The program also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chance to work closely with faculty and plug into Tuck’s alumni network while still in school.

塔克也很重視領導力。在第一年課程中持續進行的塔克領導力論壇(Tuck Leadership Forum)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體驗。此論壇由一系列的小課程組成,內容包含管理溝通、創業管理等,都是用來培養與增進學生的領導能力。學生最後需要完成一個團隊項目(專案),例如寫出一個創業計畫書或是對已存的事業進行諮詢顧問診斷服務。此作法也提供了在學學生一個與塔克業界校友們面對面合作的機會。

Speaking of the alumni, what Tuck lacks in size is made up for in devotion. Tuck’s alumni have been described by some as fierce in their loyalty to the school and to each other. Tuck touts its alumni’s 60 percent plus annual giving rate as further evidence of this dedication. While the school may not have alum in every company, Tuck students are known to get good results from the alumni they do call upon. In your own application, make sure that you can provide convincing proof that you, too, will be active alum, preferably by demonstrating loyalty to your undergraduate school.

提到校友組織,塔克所缺乏的「人數」恰巧由校友的凝聚力所彌補。 塔克的校友會長久以來都被形容成所有學校畢業校友中對學校以及對彼此間最投入最忠誠的一群人。 每年60%以上的校友捐款(註:不知以何為基準)可以作為一個證明。塔克的校友雖然沒有像其他某些商學院一般,遍佈每一家公司,但是學生們通常可以在有校友任職的公司得到良好的回應。請在你申請的時候確認你能提供具有說服力的證據去證明你也會是一個忠誠、活躍並幫助未來學(師)弟妹的好校友。

Tuck’s remote location means that it is not for everyone. Some applicants, especially those with spouses, often find it difficult to relocate to Hanover. To its credit, Tuck goes out of its way to make the transition a smooth one, often providing spouses and partners with fulltime work around campus. Still, only slightly more than half of Tuck’s admitted applicants actually enroll in the program. This means two things for you: 1 Make sure that you really want to attend Tuck before you apply. It’s a great school, but its size and location sometimes turn people off. Save yourself a lot of time if your think these aspects of the program will be a problem for you. 2. Even more importantly, you really need d to demonstrate why Tuck is for you. Tuck’s students tend to be passionate about their school, and you need to demonstrate this same passion in your application. Visiting the school – especially for your interview – can go a long way toward helping you make your case. Also, think about applying in Tuck’s Early Action round if you are sure that Tuck is where you want to be. This relatively new program is a great chance for you to show your commitment to the school.

地處偏遠代表了塔克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的選擇。部分的申請者,尤其那些有家眷的,常常會發現要搬到漢諾瓦住挺麻煩的。因此塔克想出了辦法,就是讓學生的另一半在校園附近能夠找到全職工作。(按:這神,沒工作都可以變出來,難道是賣飯盒嗎?)但是,已經錄取的學生仍舊只有約比一半多一些最後會選擇進入塔克學習。這代表了兩件事,1.在申請前就確認你想念這家學校。塔克是間好學校,但是他的學生數量以及地理位置有時會讓人猶疑不前。如果上述因素是你十分在意的,就省些時間省點心別申請了2. 更重要的是,你必須了解並表達為何塔克適合你。塔克的學生通常對他們的學校展現極大的熱誠與信心,你必須在申請時同樣表現熱情,例如去學校參訪,可能可以大大幫助你。另外,如果你確定了這家學校是你要的,請多考慮參加塔克的”最早輪”(比第一輪還早你看有多早)面試。 較多數頂尖牛校而言,塔克成立較短的課程需要你的忠誠與奉獻。

Tuck isn’t the household name that Stanford and Harvard are, but its general management program is known to be one of the best in the country. Tuck graduates have a strong reputation in consulting and financial services, particularly on the East Coast, where nearly two-thirds of its graduates end up living after school. If you are considering a career in general management, or are interested in consulting or banking, don’t overlook Tuck. If you can demonstrate that the school’s environment is right for you, and make a case for why the general management approach is what you want out of business school, then Tuck will give your application strong consideration

塔克並不如史丹佛(史坦福)或哈佛這般家喻戶曉,但他的general management課程是企業界公認美國最好的課程之一。塔克的畢業生在管理諮詢(顧問)業以及金融服務業有著良好聲譽,尤其在東岸,因為有三分之二的畢業生選擇在東岸落腳發展。 如果你考慮綜合管理這條職業生涯、或是對塔克的畢業生在管理諮詢(顧問)業以及金融服務業有興趣、別忽視塔克這間學校。如果你能說明塔克的環境有多適合你、以及舉例說明general management (綜合管理)的教學模式為何是你喜歡的商學院教學方式,你將很有機會進入這家好學校。

補充資料
1. 歷史排名

TUCK RANKINGS
Full-time MBA rank:
2004: 10 1994: 13
2002: 10 1992: 6
2000: 16 1990: 6
1998: 10 1988: 3
1996: 10

2.GMAT

GMAT score of newest entering class:

Mean GMAT score: 710

Median GMAT score: 710

Middle 80% range GMAT score

From: 660 to: 760

3. Career direction:

Career Directions: Function Areas
What percent of graduating students accepted jobs in the following function areas?

40% Consulting (Strategic Planning, Management, etc.)

37% Finance/Accounting (Accounting/Auditing, Corporate Finance, Investments, Treasury and Financial Analysis, Public Finance, Real Estate, etc.)

6% General Management (General Services)

NA% Human Resources

9% Marketing/Sales (Public Relations, Product Management, Market Research, Advertising, etc.)

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NA% Operations/Logistics (Logistics, Purchasing, Engineering, etc.)

8% Other

Career Directions: Industries
What percent of graduating students accepted jobs in the following industries?

NA% Government (Federal, State, Local, Military)

32% Consulting

11% Consumer Products

34% Financial Services

5% Manufacturing

NA% Media/Entertainment

1% Nonprofit

NA% Petroleum/Energy

5% Pharmaceutical/Biotechnology/Healthcare Products

6% Real Estate

5% Technology

1% Other

(馬登老實說: Tuck根本就是超級consulting core school...)

4. 畢業生評論


Graduate Comments
There are so many reasons why I loved my time at Tuck -- the approachable faculty, my amazing classmates, classes that made me do mental gymnastics, and a job that I am truly excited to leave school for. How many other places can you see half your class on the ski slope on a Friday? How many other schools run a 50-mile overnight hike? How many schools go to meet Warren Buffett? And how students at top schools can claim that they know their whole class, well? I am so excited and proud to be an alumna of Tuck. --Finance

Tuck has the reputation of "Tuck Love" -- strong community, strong loyalty of alumni. After two years, I can freely admit I drank the Kool-Aid! It is not a place for everybody -- there is little anonymity. But for a fully rewarding, life-enriching experience, Tuck is fantast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uck is a school where student voices are heard. Students can meet with the deans and offer suggestions about programs, curriculum, anything at all. --Consulting
There are so many reasons why I loved my time at Tuck -- the approachable faculty, my amazing classmates, classes that made me do mental gymnastics, and a job that I am truly excited to leave school for. How many other places can you see half your class on the ski slope on a Friday? How many other schools run a 50-mile overnight hike? How many schools go to meet Warren Buffett? And how students at top schools can claim that they know their whole class, well? I am so excited and proud to be an alumna of Tuck. --Finance

Tuck has the reputation of "Tuck Love" -- strong community, strong loyalty of alumni. After two years, I can freely admit I drank the Kool-Aid! It is not a place for everybody -- there is little anonymity. But for a fully rewarding, life-enriching experience, Tuck is fantast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uck is a school where student voices are heard. Students can meet with the deans and offer suggestions about programs, curriculum, anything at all. --Consulting

Tucks sells itself as a general management school but is still extremely focused on investment banking or consulting. Students considering other career paths should be cautious about coming to Hanover, New Hampshire. Tuck抯 isolation and small number of students make it difficult to find a job in other areas. --Finance

Tuck is a an amazing place. However, it is a petri dish socially to the point that it can become unhealthy. With no other outlet besides your classmates (because of the location in a small college town), it can be overwhelming, especially when you witness a bunch of 28-year-olds regularly partying and acting like they're 19 again. The close-knit nature of the school is one of its biggest assets, but in some ways and certainly for some people, is a bit too much. --Consulting

Tuck is not for everyone, but it is outstanding for the right type of person. For my friends who fit the mold, I recommend it highly.--Finance

Tuck was a truly rewarding experience from a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and point. The education was top notch, but the truly special aspect of the program was its intimate nature. As a result, I've made more lifelong friends than I could ever have imagined. While I worked hard at Tuck, I had an absolute blast.--Finance

I had a great time at Tuck. The teaching is excellent, professors take the time to know you as a person, I was able to achieve my career goals and make a career change and came away with a fabulous set of friends.--Investment Banking

Tuck has been an tranformative experience. The strong general managment core combined with leadership training has made me ready to tackle almost anything.--Finance

8/15/2007

Google午餐食記之白灼蝦大作戰

一直有人說我都不寫些軟性文章,很難回應。

今天就來一篇軟性的說一說Google餐廳以及每天午餐,還有今日午餐跟白灼蝦奮戰的故事。

Google餐廳是很有名的,因為餐廳找五星級的大廚,選用一流新鮮的材料來烹煮每天的午餐。

只要是員工都可以免費享用,北京Office的員工亦然。

Googlers每天吃的東西常常錢都花在看不見的地方。比如說,我們的油只用最健康的橄欖油以及葵花子油,還有我們每天都有七八種水果可以選著吃,而這些水果很多都是進口的。(像是紐西蘭奇異果-又稱彌猴桃,以及加州李子,華盛頓櫻桃等) 另外就是海鮮類的食物,都是大廚找來新鮮的,存放在冷凍庫不會超過兩三天就會在每日菜色中用光以維持新鮮程度。總之,雖無鮑魚龍蝦,但肯定是健康新鮮。腸胃不好又好吃的我來這兒只拉過兩次肚子,而且都是吃外頭吃的,吃公司餐外加打包當晚餐從沒拉過肚子,味道雖然淡了些,但保證新鮮乾淨。至於吃外頭為什麼會拉肚子,除了不乾淨之外,還有個重點是這兒一堆川菜館,而那些菜辣的程度簡直是我腸胃無法消受的程度了。

至於白灼蝦是怎一回事呢?
故事是這樣的....
從小就視吃蝦如命的我,一見到新鮮蝦子就會狂吃無比。小時候有次還吃到過敏,嘴唇發厚照吃不誤的狀況。Google大廚是個山東人,而且是青島的,那邊因為靠海所以菜系偏以海鮮入菜,自然是少不了魚阿蝦阿墨魚阿什麼的了。我最愛的蝦子進Google至今已經吃了不下十次,其中在今天之前就有兩次是白灼蝦的形式,真的特開心阿! 因為真的新鮮,肉質鮮嫩甜美!




可每次我跟蝦子都有激烈的奮戰!!!
這些蝦子發了紅裝死卻以神風特攻隊的必死招數攻擊我...的白色襯衫。

今天中午又有白酌蝦
然後我再度被蝦子攻擊,
雖然我很小心的吃到了第九隻都沒被經常噴射出來的蝦腦髓給擊中,但....
這蝦..竟然在...
吃到第十隻...也就是最後一隻的時候....

暗箭攻擊!
趁我不備!
乘虛而入!

而新買的白色襯衫從此沾上了四處大紅點點,害我到洗手間脫下來搓了五分鐘洗了三次才搓到剩下很淡的顏色。


我的結論...
可惡的死蝦子
我要吃光你們!!!

來一隻 吃一隻 來一雙 吃一雙 來一千 每天吃一百吃十天把他吃完
來一萬隻 我把兒孫全都派上吃光

敢攻擊我 ... 亨

要你世世代代都在餐桌上伺候我陳家子孫!
還有表親... 龍蝦
堂親... 撒尿蝦
遠親... 蝦姑
北極冰蝦 河蝦溪蝦等一概蝦類

瘋狂的碼登 今天起要展開瘋狂的復仇計畫

誅!

九!

族!

吃! 無! 赦!

挖哈哈哈哈哈哈!


--
由於作者已瘋狂,今天暫時無法update Top 30MBA

8/14/2007

Top30商學院- No.10 -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簡介
中文由馬登獨創翻譯,要轉載請著名出處。


中文介紹: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無疑是最"金融"的一所商學院。學生對於學校給予的金融類學科教育、以及接觸華爾街高管的機會,都感到十分的激賞。校友網絡也挺好,因為幾乎每一間華爾街大牛公司都有滿滿的哥大校友。正因為如此,幾乎每個瞄準財務金融類作為"MBA畢業後"工作的人都會把哥大列為申請目標之一。如果你是以上所述的其中一人,你所需要的是打起精神去想如何在眾多背景類似的牛人群中突出、區別自己。從今天開始好好思考你跟那些投資銀行家(I-banker)以及想去投行的人有什麼不同之處吧。 ##CONTINUE##

如你所料,哥大的核心(必修)課程著重財金,並搭配圍繞著財金的相關課程。第一年的課程包含Financial Accounting, Corporate Finance, and Global Economics等,Marketing, Strategy等其他必修課程則是在半學期修完(編按:此處可能有誤,待我問問我哥大朋友確認)。雖然非財金類課程也很強,但你得了解你多數時間都還是會花在財金類課程上。因此你在申請時必須能藉由過去工作經驗、Gmat成績等條件證明你的計量分析能力足以負荷課程。

哥大MBA除了財金類之外特別著重的領域是創業學(entrepreneurship),學校提供選修課程包含
“Introduction ot Venturing” 以及 “Launching New Ventures.” 在課堂上之外,創業學在課外也有學習與實踐的機會。1996年起,哥大的Eugene Land Entrepreneurial Initiative Fund開始投資哥大商學院學生撰寫的創業企劃書中,值得投資的標的。這個基金運作模式不像所謂的創業計畫比賽,而更像一家創業投資(風險投資)公司,持有部分新創公司的股份。對於想打傳統創業計畫比賽的同學,哥大跟柏克萊大學Hass School of Business 合辦了一個社會創業競賽 (近年來很火的,詳見我的blog),提供了種子資金給有遠景的社會企業。總之,如果你唸MBA是為了創業,請把你的idea在essay以及interview裡面說清楚講明白給面試官聽。

哥大在課程中也相當強調了國際觀的重視。 Chaze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此段寫的不明不白,總之是說明哥大有22個交換學校可以去,還有些study tours,該組織還會提供獎助金給四個人云云)

雖然同學們普遍承認彼此間有競爭意識,但是他們也都認為哥大並非割喉戰的學習環境(<--登按: 我強烈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就跟懷疑哈佛商學院說同學們都很相親相愛一樣,挖哈哈!) 哥大同學認為哥大的MBA同學間是彼此尊敬並互助的。在MBA課程的第一年,同學們以60人為一組,進行跟這60個同學一起上核心課程的第一年。哥大鼓勵組內的合作與互信,所以同學必須要展現與同儕間和睦相處的能力。 另外,如同其他在大城市裡的商學院一樣,哥大有時候也要為了展現學生"跟同學相處時間少"的信譽而戰 (what the hack is that? I have no idea),所以請在面試中除了展現對課程興趣之外,也要展現你積極參與課外/校外活動的興趣與意願,避免陷入 " 跟同學相處時間多"的刻板印象。 (什麼跟什麼阿,請哥大同學解釋給我聽唄) 哥大商學院中除了財務金融以外的系所並不如財金系一般出名,有些畢業生甚至認為其他系所就是在財金系面前硬是矮了一截。然而,學校的行政人員有著"回應外界需求走出去原本侷限"的好名聲。如果您對於非財金類課程有興趣,即便是組織行為學以及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哥大都值得你一探究竟。只要你有足夠的計量技巧與財金專家們一同學習時不至落後,你對非財金學科的興趣則可以讓你鶴立雞群,在申請中具有特別的作用。

英文原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Columbia

Make no mistake, Columbia is a finance school above all else. Students rave about the school’s finance faculty and the access that they have to top Wall Street executives. The alumni network doesn’t hurt either – nearly every Wall Street firm is stacked with Columbia alumni. The result is that most finance-minded applicants consider Columbia. If you are one of them, you will need to especially focus on differentiating yourself from a large pool of similar-sounding applicants. Therefore, start thinking now about what makes you different from the rest of the investment bankers (and aspiring bankers) who apply to Columbia.



  


As you might expect, Columbia’s core curriculum is heavy in finance and related courses. First-years take required courses in Financial Accounting, Corporate Finance, and Global Economics. Among others. Non-finance topics such as Marketing and Strategy, however, are studied in half-term courses. While these courses are also strong, be aware that much of your time will be spent on finance-related topics. Of course, you will there fore need to demonstrate an ability to handle a quantitative workload, ideally through your GMAT score and relavant work experience.

One academic area that Columbia emphasizes outside of finance is entrepreneurship. Some of the schools’ most popular electives include “Introduction ot Venturing” and “Launching New Ventures.” Entrepreneurship is also studied and pursued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Launched in 1996, the Eugene Land Entrepreneurial Initiative Fund provides seed capital ot worthy business plans crafted by Columbia students. The Fund acts less like a traditional 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 and more like a venture capital firm, taking an equity stake in any Columbia start-up with promise For students looking for a more conventional 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 Columbia has joined forces with UC Berkeley’s Hass School of Business to run the Social Venture Competition, which provides seed money to promising start-ups whose goal is to have a positive social impact.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an MBA for entrepreneurial reasons, let the Columbia admissions committee hear about it in your essays and your interview.

Columbia also emphasizes that international aspect of its curriculum. Each semester, the schools’ Chaze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ffers fellowships to up to four students for their in advancing Columbia’s global approach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school. The Chazen Institute also runs an exchange program the gives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study abroad at one of 22 partner schools, as well as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study tours. Keep this in mind as you craft your story for why you will fit in at Columbia.

Although they acknowledge that their peers are competitive, students and grads emphasize that Columbia is not cutthroat environment. Most consider Columbia to be a competitive but respectful and helpful community. Students spend their entire first year in the same cluster of 6 0students, taking their core classes together. Like other schools, Columbia encourages cooperation and trust within these clusters. As such, you will need to demonstrate the ability to get along with your peers. Also, like other schools in big cities, Columbia sometimes has to battle the reputation that its students spend less time on campus with each other. Demonstrating your enthusiasm for the program and a willingness to get involved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will help show that you don’t fit this stereotype.

Columbia’s other departments aren’t as well known as its finance department, and some grads have commented that these other departments take a backseat to finance. However, the school’s administration has a reputation for going out of its way to respond to students’ concerns.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an area outside of finance, particularly something as far as removed such a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or nonprofit management, Columbia may be worth a look. Your interest outside of finance alone will help you stand out, provided that you can prove that you have the quantitative skills and business acumen to learn alongside the finance crowd.

--


-- 補充資料 1.請點擊上面圖片查詢詳細排名信息。

2. 歷史排名紀錄

COLUMBIA RANKINGS
Full-time MBA rank:
2004: 8 1994: 8
2002: 7 1992: 9
2000: 7 1990: 8
1998: 6 1988: 14
1996: 6

EMBA rank:
2003: 15 1997: --
2001: 18 1993: --
1999: --

Exec Ed rank:
2003: 7 1997: 7
2001: 9 1993: --
1999: 10 1991: 8

3. GMAT

Middle 80% range GMAT score

From: 660 to: 760

4. Career Direction

Career Directions: Function Areas

What percent of graduating students accepted jobs in the following function areas?

24% Consulting (Strategic Planning, Management, etc.)

50% Finance/Accounting (Accounting/Auditing, Corporate Finance, Investments, Treasury and Financial Analysis, Public Finance, Real Estate, etc.)

5% General Management (General Services)

1% Human Resources

8% Marketing/Sales (Public Relations, Product Management, Market Research, Advertising, etc.)

4%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4% Operations/Logistics (Logistics, Purchasing, Engineering, etc.)

4% Other

Career Directions: Industries

What percent of graduating students accepted jobs in the following industries?

1% Government (Federal, State, Local, Military)

19% Consulting

4% Consumer Products

55% Financial Services

7% Manufacturing

5% Media/Entertainment

1% Nonprofit

1% Petroleum/Energy

1% Pharmaceutical/Biotechnology/Healthcare Products

5% Real Estate

1% Technology

NA% Other

5. Graduate Comment

On a professional basis, the program is a great platform to interview with many companies in different fields. Columbia is especially strong in the fields of finance and consulting, and being in New York City means that you have easy access to many recruiters in such fields. The quality and prestige of the program means that, even if you are a career-switcher, employers will look at your resume seriously and will most likely interview you. --Investment Banking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is challenging but with hard work, an intelligent person can make it. The best part of CBS was the student body. Everyone is extremely smart -- some may be too smart, with the ego to go with the intellect. --Finance

I think that Columbia's greatest asset, access to New York City, is also one of its greatest liabilities. The student body is very individualistic and despite the school's attempts to change things, the 'I' is still more prevalent than the 'we'. Everyone is extremely proud of the school, but doesn't like to stick around after classes as there is always so much to do in the city. However I think the benefit of access to professionals at the top of their fields in finance, working here in NYC, outweighs this: Many times I have taken the subway downtown to meet with various firms during the day and many students work part-time at a number of boutique financial consultancies, banks and hedge funds.--Investment Banking

Generally speaking, I am very satisfied with all of the electives, even though getting into the "hot" classes can be a challenge (the school has responded to student feedback and is changing the bidding system next year, which should improve the situation). Core classes are a little hit-and-miss. I would like to see a greater global focus because the current curriculum is still very much U.S.-centric. --Finance

It has changed my perspectives and broadened my horizons. During these 2 years, the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to do exciting and interesting things were permanent and incredible.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other students was fantastic. After graduation, again, the opportunities that I feel the MBA provided me were completely out of reach before coming to my MBA.--Consulting

Since I evaluated a number of schools when I applied to business school, I believe that I chose the best school for me, given my interest in finance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he fact that Columbia is known for its strong women's network. ... Overall, my experience at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has been extremely favorable. If I had the choice again, I still would choose Columbia.--Finance

Dean Hubbard is doing an excellent job in his first two years as the new Dean of Business School and I have no doubt that the school is going to be even better going forward under his leadership. --Finance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surprised me in many ways - I felt challenged by my classmates and invigorated by the diversity of approaches and opinions. I was extremely involved in a variety of school clubs - this gave me the opportunity to further my career goals and give back to the community - an area that I think many programs do not focus on enough. The administration is generally open to hearing what students have to stay and support our efforts and help us affect change at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Finance

After having attended the Columbia program, I would attend it again in a heartbeat.--Investment Banking

以上補充資料1~5,版權宣告:
Copyright 2000- 2007 b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馬登批註: 千萬別相信哥大的創業課是真要你去創業的,多數修那些課的人都是想把自己搞進VC或是PE,極少數是真想創業的。
不信? 問畢業生去吧

8/10/2007

本日起開始介紹美國Top30 B-schools, 絕對是馬登首創,別處看不到

即日起,我即將依照
"Your MBA Game Plan". 此書的內容(作者:Omari Bouknight & Scott Shrum)
一一翻譯書上對美國Top30每一間學校的介紹。

如果尚有餘力,我會參考businessweek網站的多個欄位,翻譯、整理、並加上在當地唸書台灣/中國籍朋友的見解,建立出中文網站裡最完整的一個Top B school資料庫。

由於此工程曠日費時,我將只能在工餘慢慢作出來。希望有固定在看我Blog的人能多給我些回應、鼓勵、支持我繼續搞下去

Top30定義有許多紛爭,我會以BW(美國商業週刊)為準,依照部分個人意見去處理排名的疑義。

這會是我08年前Blog最大的一個project...

行銷-你是行銷人嗎? 來中國吧! - 宏觀角度解釋為什麼marketer該到中國

行銷人,你該來中國,而且一定要來,因為中國實在太需要你了




自從上一篇提到會計人應該要到中國之後,我現在要再來說明行銷人不但應該來中國,而且一定要來的原因。

這篇就從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的角度切入吧。(你看,馬登很會BS,經濟都可以扯到mkt)

我們都知道,中國現在面臨的極大的匯率壓力,也就是美國不斷的施壓要中國提升RMB兌美金的匯率。

假設你是中國的某家B2B or B2C至美國的公司,你接下來會面臨的就是自己的東西成本馬上瞬間昇了10%~20%的窘境

那麼 你會怎做呢?

同時間,你的勞力成本也在不斷的提升(由於中國本身的inflation),所以除了匯率造成的成本提高之外還有勞力成本提高

所以 你會怎做呢?



以宏觀角度去看,中國在未來的五年有一大部分的製造業都會面臨我上述描述的狀況,在我們學過的策略(戰略)管理中,這些公司即將面臨的就是從cost leadership轉型differentiation leadership的過程。 而在這過程中有兩種人會是極度需要的,
一就是能夠提昇產品品質、提升設計、增加功能的強而有力的工程師;
而二就是我今天要提到的主角 -- Marketer (行銷人)。


做Brand 也好,做Marcom也好,做產品管理也好,在未來的五年到十年,中國製造業即將走向70 80年代日本做過的事情,(唯一不同的點是中國人口還比日本多六至七倍!!! )
也就是先以便宜出發,然後到便宜好用,接著到Value for money with good quality ,最後到新品牌線。EX: Toyota搞了Lexus,同時間將自己旗下所有品牌線的價位都提的比過去高些;Honda搞了Acura,一切的一切都走向 differentiation (差異化),這是製造業脫離成本導向的必經之路。


而在這段時間,由於會有很多製造業需要打品牌,邁向國際,展望世界,有經驗的行銷人就會是這個世界中最需要的第二種人才。

說了這麼多,are u ready to come to China?

----

Comment

馬登啊
老共應該找你當招商局長,中國經濟的大躍進就會用飛的

Rich at May 28, 2007 11:28 PM comment | email | Delete | Conceal

问题是:等到中国企业走过日本当年走过的路,时间长短暂且不论,那时的世界还剩下多少Selfspace给中国的品牌呢??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两个国家的企业难道就可以走同一条路??肯定会有中国企业转型开始differentiation,可是cost leadership真的是
无路可走吗?难道Walmart真的是不可持续的战略吗?

Daniel Wang at June 21, 2007 02:22 AM comment | email | Delete | Conceal

美國版世界地圖 - how US people view the world !



如果看不懂 別怪我

這是美式幽默+美式諷刺+要去過美國或是接觸過不少真正的道地美國人才能體會箇中含意的東西

幾個一定會有人問的問題:

1. 為什麼中國右下角別去?
答案: 那是越南 arrogant + proud American自始至終敗的最慘的一個地方.....

2. 英國為什麼是五十一州
答案: 沒答案 講了就笑不出來了 看得懂的人自己笑

來玩~ Google Map也很Kuso!!!!

Try this!

1. go to www.google.com

2. click on "maps"
3. click on "get directions"
4. type New York in the first box (the "from" box)
5. type London in the second box (the "to" box) & hit "get directions" on the same line
6. scroll down to step #23

then take a look at what u get , hehe

but it leaves a question in my mind

.
.
.
.
.
.
.
.
.
.
.
.
.
.
.
.
.
What about the distance between Beijing and LA? Taipei and New York? Hong Kong and SF? or Shanghai and London?

經過我測試 歐洲到美國 都是可以算出來的
如果歐洲與美國的距離是這麼近 那亞洲呢?

很抱歉 亞洲幾乎是...無法計算

看來,cocasians還是比較接近彼此.
看來,Ethnic is always a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who live on earth. 即便在google map上也隱喻了這點.

我的文人騷難得的又犯了,大家看看就好

--
ps 庫索是啥 日文的KUSO是也
KUSO又是啥 老實說我也無法以中文解釋 姑且解釋成惡搞的笑點吧

霍思燕--未來十年必成大器的小妮子






最近常有人問我MSN上女孩子照片兒是誰
這位呢 就是在香港電影"我要成名"中與劉青雲演師徒+愛人對手戲的中國女星霍思燕
以新人的身份跟劉青雲這個戲精對手戲 她竟然毫無懼色 本身演技真的不錯
跟劉青雲這大二十歲的身份談戀愛竟然也讓觀眾我們看的理所當然 這除了兩人演技自然之外
主要還是編劇編的好 導演導的好 讓兩人有種遇知己 互相扶持 互相激勵的味道出來!
整部"我要成名"本來八股至極 根本可以猜到結局 但是沒創意卻有良好的製作以及好演員出來的結果 好比之前好萊塢片的"純愛手札(notebook)"一樣 一樣讓人覺得是值得一看的小品!
我看好這位PPMM 極度看好 十分看好 看好到不行 <--好啦 我承認 我自己喜歡這型的...可以了吧 有認識這型的女孩子請介紹給我..:P 有人說他是中國版崔志友 我說...... 別鬧了 崔小姐沒那身材 眼神也沒有那麼會說話 真要比擬的話....她根本是中國版宋蕙喬才比較對些 皮膚好五官秀麗臉型圓潤上圍突出四肢卻瘦 比喬妹有過之而無不及 重點是....如此年紀的演技能達到跟老劉對戲 新人獎 真的是實至名歸!

這位小妮子十萬分有潛力在未來十年發紅發紫!為什麼呢?
因為她是中國少見的臉蛋+身材+氣質+演技兼具的女星

不像劉亦菲 空有臉蛋無演技只能演小妹妹
不像張靜初 演技一流 但是眼神中的憂鬱讓她限制戲路
也不像黃聖依 英氣魄人的只能演男人婆
更不像陳好 身材有餘五官俗氣
范冰冰李冰冰兩位冰只能一路古裝下去 時裝就悶了

好好發展 霍思燕可以發展出與章子怡不類似的路線 但也許紅不去西方 在大中華區大紅應該不成問題

我看明星從來沒錯過 在此鐵口直斷 此位霍思燕保證紅十年...只要她別亂去出唱片兒就好(我愛成名中劇情裡頭有一段唱歌 那些歌若是她自己唱的..... 她肯定別出唱片兒的好 )

--

霍思燕国内第一部的戏的时候偶就注意到她了。还是六七年前《贫嘴张大民的生活》中,又清纯又美丽,在戏中整个儿一个鸡窝里的金凤凰,后
来古装拍了不少,但是奇怪的是老是半红不黑的。想红恐怕得闹点绯闻吧。自PIA,逃走ing

司香尉 at April 25, 2007 10:25 PM comment | email | Delete | Conceal

一切都是經紀人的錯

給我當經紀人的話 她現在應該已經登上國際舞台了

我後來想到 我應該是在紀曉嵐那部有看到她 驚為天人

但是因為她是小角色所以根本查不到名字 後來只好作罷


古裝那麼多人拍 她特色根本凸顯不出來 她根本就是該拍時裝的料 整個中國戲劇圈排出來
能有如此身材優勢的 了了無幾人 包的跟裹粽子一樣能紅才有鬼

再者 那些小角色多半是看過就會忘的 演技好也沒用
雖拍了我要成名這部港產電影 但是因為這部也沒真正大賣 所以沒戰

要我是他經紀人現在肯定幫他談大製作電影 找哪個大導演都好 嘎個小角色都好 只要有機會show出演技
保證可以慢慢扶正 李安拍電影找老半天 她夠格阿 吳宇森找了趙薇 林志玲 花一堆錢結果因此請不起發哥拍

真的是... 怎不用霍思燕呢 管她是大喬小橋孫尚香全能演 絕對打死其他又便宜好用

moderne2 at April 25, 2007 11:45 PM comment | | Delete | Conceal

MBA心情之七: 綜觀兩岸三地MBA同學優缺點,橫論你我如何善用優勢並突破缺陷

不好意思,我要食言了。
本日由於朋友來訪,大概沒空寫原本答應要寫的前文續篇。 今天要說的是看了前篇留言的感觸,很開心,
在美國奮鬥的這幾位好朋友們都來看我的雜文,在這邊先謝過芊、咪拉、還有pumpkin

其實前篇真的是我在MBA的環境中,自身體驗,外加與各地M7,
Top15 MBAs current students聊過之後得到的很重要的心得。因為太重要,所以列為必看。

我的想法,Free riding -->不可取。
只會大話(香港人說大話,臺灣人說話虎爛,中國人說瞎扯!)-->也不可取。 ps我人在香港自然要尊重港式中文一下。

但是如何學理論(theory)、學架構(framework)、學模組模塊(model)這些硬功夫的同時,還學會MBA最重要的
"軟功夫"也許才是兩岸三地,我稱為"泛中國"學生最該學習的。
Soft skills包括leadership, 包括表演能力,甚至服裝、姿態、眼神,總稱我命名為"自我銷售的能力"。這點,
很多MBA沒有教,因為他們Assume我們會自己自發而學。然而,這塊卻非中國人所長,我們得自己學會。你想想,
MBA畢業生最愛做什麼? 金融、諮詢、策略、營銷對吧。
你要做營銷,作策略,卻連自己都沒辦法把自己這商品加強說服力賣給雇主,要雇主怎相信你是有才幹的呢。我不是要
我們中國同胞也去學光說不幹,而是要學會"會幹也能說"。

註: 泛中國地區三地中依照我個人觀察,
香港人強在表演能力與專業能力、中國學生強在學習力與中國network,臺灣人強在溝通、適應,與開創性。
各有所長、互助合作絕對可以是中國企業邁向下一階段。但,無一強在領導能力卻會是一個潛在隱憂!
這是我們要一起克服的。 (香港人愛當打工仔、沒力氣創業,台灣人愛創業卻搞不大、一搞大就出事兒@@ )

香港人在上台表現能力上最強,上台表現台風最穩。 尤其是因為香港從小講英文,又在90前兩年,97前兩年
分別產生兩次移民加拿大與澳洲的數十萬移民潮。 這群移民潮讓很多香港25~35這群人都具有國高中大學在英語系
國家就讀經驗,所以語言能力與表現能力極具優勢。

但香港人不愛主動發言,schoomzing能力也差。
過度務實,過度競爭、卻又資源充沛的社會下
培養出過度的實事求是精神,結果是少了自發精神,創業精神,創意也差,對於擷取資源的能力弱幾乎是等著被feed。
缺主動,缺創意,缺創業精神,是香港人的罩門。 專業能力好,表演能力好,老外對香港人的互信程度高,是香港人的優勢。

中國同學比較diversified。
有部分中國人在爭取上課發言機會上最主動,但另一大部分則是一言不發。十分diversified.
整體而言,中國學生特色是多數都用功,
若論學到了放在腦中的東西、中國學生堪稱第一,比那些美國人都還好的多,更是比光說不做的印度人好
但是論上台表現能力、可謂最差(跟台灣人與香港人比)。
資源有限的競爭,讓中國學生普遍較有盡力掌握資源的能力,但相對弱勢的表現能力(這其實不能怪咱們,求學過程中很多英文老師本身英文都爛死,我們照著學怎能念的好),
也讓中國學生去美國唸Top MBA的,
幾乎都把career focus放在Finance related , 而那些念MAS MSA MACC的自然都是以進四大CPA,安穩的跟
數字溝通作為目標。 很可惜的是,finance工作以及美國的glass ceiling會讓中國MBA畢業生在美國生活的少了
很多更向上一步的機會。 跟回中國上班比較,在美國安穩而福利法制較健全的社會trade off 職業大幅發展,
是很多中國學生在選擇上永遠無法求完美的一個矛盾。 總論,中國如果有更多互信,更多合作,更多眼光看向藍海,更少的流血競爭以及一窩瘋往某個市場殺去而造成紅海血鬥,則中國社會資源絕對能更有效的利用。

台灣人的特色也很鮮明,一樣是安靜的一群,但一般而言沒中國學生用功。
上台表現則會好一些但遜於香港同學。
台灣人最強的應該是韌性、開創性、溝通能力以及適應力。
一樣是海島國家,卻沒有一個國家(我原則上贊成有過程階段性的逐漸統一,
但在統一之前,我還是會把台灣認同為政治與經濟獨立的一個國家)像台灣一樣,能前後有各種文化的入侵,
讓台灣人吸收各種文化,卻有保有本土文化。
我常說台灣人帥哥美女最多,因為我們有原住民,有大江南北在國民黨
敗戰後來台的各省族裔,有移民三百年稱為本省人的福建廣東省族裔,有統治台灣五十年的日本族裔,
還有極少數美國大兵,荷蘭人混血下來的後代。 混血過幾代,島上資源不足,讓這島上的人民天生具有很強的學習力
,很堅韌的生命力,還有開創性、創意、以及應變能力。我們保有的中國文化讓我們可以比香港人和新加坡人更能夠
與中國人溝通、更了解中國大陸人的思維模式、但同時間日本美國文化的侵入讓我們也容易與日美這兩個最大經濟體皆鬼。
我們最弱最可惜的是語言環境不夠,還有學校教育僵化死板不知道在教啥鬼,還有一個笨蛋政府整天在影響經濟發展。(對不起、國民黨跟民進黨都差不多,一樣笨。國民黨好一些,貪官多但是貪的讓景氣越好。民進黨則是打著清廉而不清廉,卻連國民黨邊貪邊搞經濟的執政能力都沒有,所以更不可取。)
但是! 別忘了台灣大學教育普及到全世界前幾名的境界! 我們眼中的大學生氾濫,大加薪水上不去,高學歷高失業等假象,那全都是因為我們只考慮domestic market,這不應該是這樣的!!
台灣大學以上教育水平的人才絕對是OVER Taiwan society demand,但是卻優質,能力夠,學習力強。 報章雜誌中說的什麼大學學生學習能力差,不用功, It's nothing but BSing!!! 唱衰是媒體特色,別理它們就好。 你們確實不愛唸書,但是不代表你們沒有作生意的能力。 台灣小孩最有的就是做生意能力! 中國未來缺的一堆經理人才,你們不來接 誰來接呢
這多餘的supply surplus 要去哪? 答案無庸置疑 !! 就是去中國!! 我 很痛的是有太多台灣人才不願意來中國,我請你們暫時拋棄家的溫暖、台灣小吃的美味,來中國吧! 眼光放長一點吧!! 你來中國,底薪也許沒有在台灣高,但是一年長10~20%這樣漲上去的薪水連續十年,上面滿滿的都是機會與空缺,比你們在台灣一年3%不到而且上頭沒位子 讓你接,來的好多了吧


我自己是非主流路線出來的,我重視的東西都是學校沒教給我,我自己去硬憾而來的,所以我成長的軌跡中吃足了苦,從唸私立國高中到國立大學。我的想法甚至連 很多同學都無法理解,更無法贊同。但我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用我自己的觀察,自己的熱情,去克服價值觀與社會普世價值的衝突,去分析與證明自己想法是對的。 (當然,有錯也得修正:P )
我受夠了自己價值觀跟社會主流價值觀衝擊的苦惱。我很希望,有一天台灣能有些不一樣的教育家,
願意去把些敢於不同,勇於嘗試的精神傳下去。 不然,嘿嘿,等我十多年後來做這角色吧 (太晚了,會來不及。)


Comment

最近認真的把你的BLOG文章都看過一次
真的覺得Modern ...you will be somebody one day .
If you never forget the original passion .
加油~~~

Sammi at March 27, 2007 11:13 AM comment | | Delete | Conceal

就是繁体字稍微有点吃力哈

pumpkin at April 1, 2007 11:57 PM comment | | Delete | Conceal

sammi姊:
somebody?  呵呵 很難啦  我這麼懶惰的人  我只想快樂作自己開心的事情   
好好將快樂與人生目標作個平衡
但是我真的想開餐廳喔
我想開個兩岸三地MBA會館
妳們到時候都來享受就好啦  

pumpkin:
我打繁體打習慣了  不過未來無名小站肯定會有簡體轉換功能的
妳們未來來看  保證不會有閱讀障礙

moderne2 at April 3, 2007 01:06 AM comment | | Delete | Conceal

Modern

我看你不要再找什麼intern了,能玩就玩,把你的強項-relationship building-發揮到最大,
並及早進職場,這樣對你的幫助比較大

Rich

CSC at April 3, 2007 02:45 PM comment | email | Delete | Conceal

开餐厅这件事情,我有一个好朋友最大的梦想也是如此,我们曾经就此探
讨过无数次。然后开餐厅一定要去大城市,比如北京。然后既然读了
MBA,开餐厅也得开出differentiation才好,可以借鉴一下“麻辣诱惑”,
据说是你个MBA(尚未求证)搞得餐饮连锁,很火。

jenking at April 10, 2007 04:35 AM comment | Homepage | Delete | Conceal


MBA心情之二: 香港區MBA歡聚




香港三間的MBA同學 在上週末開開心心的舉辦了聚會
這是我們離台至今第一次聚會
也是為了歡送即將出發到LBS交換的Valerie

很有趣吧 為什麼在台灣聚會超過三次的我們 (包含跟中歐同學一起 很開心喔)
到了香港反而聯絡少了呢?

我們都知道MBA課程緊湊 壓力大 事情多 外加上三間學校剛好在西 北 東
大家真的太忙了 壓力絕不比北美學校來的小 唯一不同的點大概是可以多說些中文吧 順便練習廣東話

地點...是我選擇的旺角 之所以選旺角 是因為這裡最像真正的香港 也是因為這裡剛好距離三個地方皆為40分鐘左右的中間位置

不是光鮮亮麗給金融業大家看的中環
不是流行聖地的銅鑼灣
也不是可以眺望港島夜景的TST尖沙嘴

我希望讓整天在中環跟銅鑼灣的Valerie 以及整天在淺水灣的Fred, Cassie, Alex等人來看看香港本土文化 不然 接下來大家忙intern,忙交換, 又沒空聚會了,也沒空體驗一下香港文化了. 所以 我們在這邊吃了
正港的港式火鍋 (有不同口味湯底的) 還有甜品

大家都沒啥變 胖瘦沒變 只不過討論的話題多了些噁心的academic topics,還有永遠聊不完的intern話題

真的很開心阿! 能夠暢聚

以下是幫我們傷心咖啡店亞洲版打打廣告: http://www.absolutemba.com
鑑於亞洲版優良傳統,請今年要到科大中大港大以及Ceibs,CKGSB,BIMBA的新同學們如果有潛水的 快出來吧
大家要多聯絡阿 ! network , network!
之前我們還有辦跟Chicago EMBA, Insead亞洲校區的聯誼
這個交流要繼續下去阿!

8/09/2007

MBA相關問題解答3: 一橋大學(hitotsubashi)的英語MBA介紹

MBA相關問題解答3: 一橋大學(hitotsubashi)的英語MBA介紹


日本一橋大學簡介(網址:http://www.hit-u.ac.jp/index2.html):
日本國立大學,以商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國際關
係、公共政策等社會科學研究為專門,重視實學及培育產
業人才。1998年該校一度是全日本總合評價排名第一的大
學。

參考網址:
1998年日本大學排名:
http://www.edu-fair.com/Fair/japan/JapaneseUni-RankingList.html

2004年日本大學排名:
http://www.netbig.com/abroad/n/2004/1112/4177.htm

天下雜誌2005年4月號「留學換檔再出發」報導:
http://140.114.42.11/school/road/940516a.html

MBA有兩個,一是日語教學的,另一個則是我今天要談到的英語教學的。
此英語課程申請方式完全仿造美系MBA以T+G+Essay取人,名為--
國際企業戰略研究科 (HMBA )
http://www.cm.hit-u.ac.jp/mba/kigyosenryaku.html
一橋由於政府補助多 所以論學費真的比起很多學校便宜
地點在東京郊區 算是不錯的折衷位置 我建議對在日本工作有興趣 英日語都好 有志進入日系大商社或是外資在日大企業的人絕對要好好考慮的 就是這個科目

(希望以上有解答您的疑惑,若有就業相關問題我建議找學校要,因為我也沒有.....)

MBA相關問題解答2:美國50名附近的MBA與德國(no tuition)no ranking MBA我該唸哪個?

Q:

Morden先生,之前在傷咖拜讀了你的一些文章,受益良多,<所謂拋開名校的迷思>
小弟我現在遭遇了一個難題,我原本下星期天就要出發至Virginia Tech唸MBA了. 沒想到我之前有申請
一家德國的MBA突然給我OFFER了(Hochschule Coburg),讓我有點不知道如何選擇??
我想,德國因為是10月開學所以才這摸慢吧!雖然我一直有在學德文,但真的很難,所以之前也沒想過要去
德國唸MBA所,一直以美國的學校為主. 4月底時,我德文家教的建議下就申請了一家.我應該去嗎?
美國的學校當然比較好,以後回台灣找工作也容易些吧!我想 可是去德國的話,我可以同時練習英文和德文
而且雖然我已經準備好我的學費,後來發現德國學校是免費,可是值得嗎?

A:

這個問題也很大,事實上完全無法以單一指標去衡量。
VT(pamplin)是一家還行的商學院,AACSB自然是有的,另外個特色就是費用可說極盡低廉。我試著以bw查過此校資料但付之闕如,所以無法說明這家商學院的特色以及是否適合你讀。另外你的背景,你的期望,我也都不清楚。
至於德國,我可以單刀直入的跟你說,德國學校開的mba肯定是很不mba的。德國人作事嚴謹,師資多數以經濟學出身的老師出來教。你可以查查你那間學校是否如此。另外也可以查查老師是否為德國本土的phd出身還是美國。
德國教育嚴謹的思考方式其實還是跟美國有一定差距的,另外像是mba這種課程,case study也不是德國傳統教育的做法。德國很多好的課程是lecture base 的(雖然德國人本身去上case課程搶話也是很會搶 哈)

恕我無法回答你的問題,我只能跟你說,兩者畢業後幾乎都直接是回台上班,在當地要找工作難矣。
去pamplin你可以學到比較正規的mba教育,但仍然是lecture base為主。去德國你可能很難接受到比較體制類的MBA教育,學校可能會依照現有教授資源去開課
去德國可以多多在歐洲玩,體會歐洲風光。去美國的話VT所在之處就我所知是沒什麼好玩的,你如果去德國可以剛好可以把省下來得學費當作旅遊經費,多多體驗歐洲也挺好。
至於回台灣在雇主心中的程度,我認為都差不多。你能找到的工作會與你現在以及之前工作經驗比較有關,而非學歷。

MBA相關問題解答1- 到香港找IB工作的中國人有多少? 香港畢業進IB的機率?

Q:
M版,每年从欧美Top20到香港找IB工作的中国人大概多少?香港本地毕业的期望进入IB的MBA是
不是机会很小?每年大概多少个本土MBA进入一流和准一流IB?

A:
這問題很大,也很難回應。每年的數字都不一樣,但大略我可以算給你看。
我先簡單assume一下好了。以今年西北Kellogg而言,收了30個mainlanders
(不計算Taiwanese, HKer, ABCs)
但這是今年M7中收最多中國學生的了(去年貌似Chicago收中國學生挺多)
Anyway,假定不論M7或是Top20其他學校平均收20個中國學生,外加港台ABC平均收40個,那麼就有800個泛greater China學生。

以中國學生的習慣而論,大約有50%是想要走IB or finance related所以就有400個人。而IB又是一次面試可以面多個locations的面試法
(consulting不一樣,consulting得選office後才面試)所以都會牽扯到香港。 加上亞洲各校,含香港三家(合計算30人爭)中國三家(合計算50人爭),一共有可能有480人左右在爭各大頭行的associate

投行每年放出職缺多少這就難說了,好年跟壞年差異可以十倍,壞年甚至放出的offer可以收回(詳情請問01年畢業的那群可憐MBA們,他們有一堆人
到手的offer被收回,幹在心裡口難開)

香港每年都有人進投行,我確定科大中大都有,港大課程剛革新,就業成績我不熟不敢說。
中歐今年有台灣之光進香港美林當summer intern,現在正在實習中。
我可以跟你說,在香港這三家,以及中國那三家,絕對可以幫你爭取到數家Top投行的"面試機會"。
美林,高盛,UBS, citibank都有來我們學校post jobs.

但是進不進的去完全看個人狀況,我們輸給Top15,或者說輸給那些finance core schools的是學校的加分作用
學校只能有搶面試的作用,但剩下就是要靠自己的能力。 試想如果你是recruitor,擺了兩個一樣好的對象一個是Wharton的一個是中大的,
Recruitor還是會挑wharton那位,這實在是沒辦法的事情。

以我們學校來說進去Top IB作IBD(含M&A)的每一年大概兩個附近吧,Sales& Trading team的也有一兩個。
非Top IB的IB話應該可以有四五個(例如聯想投資部門阿、國內三大證券行的IBD阿、之類的),加上IB裡面其他部門(非IBD/MA)的每年也會有兩三個
總共五十個人的話,好年頭大概七八個可以進廣義的IB吧。

[轉貼]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是如何閃亮的!

如果有人问这个问题:中国的商学院谁是最好的?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是无论你是查网上的资料,还是去问问MBA的毕业生,或者是大量雇佣MBA毕业生的公司老总,一定会有很多人会告诉你,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应该是中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

但是,我们很多人并不知道,在15年前,1992年的时候,北京大学甚至还没有管理学院;10年以前,1997年的时候,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还是一个名声不大的二流商学院。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主要是因为北京大学的管理学基础在计划经济时代非常薄弱。在1992年以前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时代过渡的年代里,大学里的管理学著名 教授,基本上都在人民大学,因为这个著名的“红色大学”是专门培养计划经济年代的管理学大学生,而且主要是面向宏观计划管理的,毕业去向主要是各级政府的 计划经济委员会(即现在的发改委),早中国老百姓中号称“第二党校”,也被北京的大学生们自己称为“北京N大染缸之一”。那时,北京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是不 错的,但是管理学是很差的,基本是个空白的。

不过,没有关系,事情很快有了根本的变化。

变化的源头是三个。

第一是北京大学成立了管理系,经济系的一个名叫厉以宁的教授离开经济系(后来叫经济学院)来到了管理系(后来的管理学院),或者用一个时髦的词汇,叫:来创办管理学院了。于是,北京大学起码有了这样一个专门研究微观管理即企业管理的商学院。

第二是北京大学在三个意气风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易纲、林毅夫、张维迎的倡议下,创办成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不过呢,不久张维迎就转投厉以宁教授的橄榄枝 下,成为了“一人之下、百人之上”常务副院长。在那个年代,中国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这个层次的人,没有几个是有留学经历和背景的。这样,北京大学的商学院, 就在领导班子上,开始有了领先的征兆。

第三是北京大学管理学院“捡”到了一笔天上掉下来的钱,最终“两个字换了一幢大楼”。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原来,台湾的一个名叫光华基金会的组织,计划向 大陆的一家大学的商学院捐款1000万美元。这个光华,原来的意思是“光复中华”,大家一听就明白,是具有国民党统治特色的一个名字,就跟我们大陆 1950-1953年期间出生的很多人的名字叫“抗美、卫国、保国、援朝、建华”等一样。不过,在两岸和解之后,基金会的名字叫什么,其实是无所谓的,重 要的是捐的钱很多,折合人民币有8300万哪。

不过,这样的好事,一开始并没有落在北京大学管理学院头上,光华基金会开始找的是清华大学。在台湾,有清华大学而没有北京大学,而且,台湾的清华大学是第 一流的好大学。但捐款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学院的名字要改叫“清华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当时的清华大学管理学院,那是全国最牛的:因为按照中国老百姓的说 法,当时清华大学的校长慧眼识珠,投资潜力股,在朱镕基同志(这个“基”是错别字,应该是那个有金字旁的基,但是我太笨,在电脑里找了半天找不到,只能自 我安慰:就算学鲁迅,聊算“通假”吧)还没有当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时候,就延请镕基同志来兼院长,哪里知道,这个投资,最后投出了一道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 的亮丽风景:国务院总理兼院长。你说说,比官大,一校之长总比一院之长大吧?但是校长最大,能有总理大吗?所以说,多少年以后,只要清华管理学院的校友们 一说起这个,那个自豪劲,那个“牛”劲,就甭提啦。不过,人家摊上这样一个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好校长,别人眼馋也没有办法。可是呢,福兮祸所倚,也许呢,就 是因为这种条件,也就有得有失,最后清华大学的管理学院反正没有戴上“光华”两个字。于是呢,清华大学的管理学院到今天为止,依然还是叫“清华大学管理学 院”,而不是和美国的第一流的商学院那样,都在前面有个“冠名”,例如,MIT的商学院叫“斯隆管理学院”。在这种情况下,光华基金会就找到北京大学管理 学院了,这个时候,作为经济学家的厉院长的“经济性”就充分表现出来了:学院名字前加两个字“光华”,换回1000万美元,这样的好事,怎么不干呢?

于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外形非常像美国常青藤学院百年老楼的教学大楼,紧追光华管理学院的“院董会”的成立之后,迅速建造完工。这个教学楼的建立, 标志着北京大学的商学院在硬件物理条件上的全国领先:当时每个副教授以上骨干教学力量,一人一间单独的办公室,还给你配备了电脑、书架、台灯等一系列书房 设备。这在当时还是很吸引人的啊。

事情发展到这里,就像刘备“桃园三结义”之后又“三顾茅庐”,完成了刘备百年帝业的基础工作一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有了一个当时相对有优势的好领导班子之后又有了一幢好教学大楼,下面的第二个华彩乐章,才有可能开始。

天色不早了,咱们明天接着说。

北大光华接下来,采取了进一步的“世纪攻势”:在上个世纪末,开展了一场在全国大学和商学院同行中引起高度关注的“新洋务运动”:面向全球,分别以五十万人民币年薪和三十万年薪,公开招聘教授和副教授。同时还推出了与之呼应的公开招标高薪教材等一系列措施。

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中央企业进行过全球公开招聘的,但中国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并不知道,在一个国有单位里,对大面积的职位推行全球性公开 招聘,北大光华在全国都是先锋,比中央企业至少早了五年。这个时候,北大光华敢于“吃螃蟹”的风格,已经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

我们作为外部人员,无从知道这样一个在今天回过头去看,对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腾飞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决策是如何作出的,在作出的时候是“蒙对”了的呢,还是 有很大的自觉性和理性成分。不过,这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这个决定本身,已经让我们看到,北大光华的领导是有战略眼光的。

招聘消息在网上迅速传播,象明珠一样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华人教授和副教授耳闻目睹,出于对北京大学的品牌的良好印象和对中国MBA教育未来的看好,蜂拥而 来、纷至沓来。不过呢,这个时候,也有人是被北大光华有针对性地“三顾茅庐”请来的。一个最典型的成功例子是项兵教授的到来和北大光华最赢利的产品之一: EMBA项目的成功闪亮。这是北大光华敢于“吃螃蟹”的风格的另外一次展露。项兵教授现在已经在长江商学院的院长位置上坐了很多年了,但是,那个时候,还 是在上海的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一个核心教授,在中国的商学院界虽然已经小有名气,但基本还是一个“擅长讲课的商学院好教授”的资历和形象,其作为“擅长赚 钱的商学院好领导”的能力和水平,还处在“养在深闺人不识”的阶段,尚未被世人所知。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挖角”,虽然中欧少了一个核心教授, 但中国从此多了一个“明星院长”,多了一个“教授明星”。

项兵教授是一个典型的“教授中的商人,商人中的教授”,说话语速非常快,是典型的“时间就是金钱”的最好代表。他有个非常容易让人记住的特点,就是喜欢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武功功夫来打比方,开口“出招”,闭口“废了你”,让你觉得你如同在听一个中国武术大师在传道,但我很怀疑文质彬彬的他本人是不 是真的会武功。但他的话,不管是高调布道的跨国公司中国大区高管,还是叱咤风云的中国本土企业家,都听得或者哈哈大笑心领神会,或者云里雾里不敢追问、或 者目瞪口呆如见神仙,结果自然是自叹不如,最终心甘情愿地全额预缴预付学费18万人民币,争先恐后到北大光华拿那个被预测未来将会不断涨价升值的EMBA 毕业本本。在项兵教授领衔主演EMBA项目之前,北大光华得到教育部认可的、可以拿学历和学位两个证书的MBA的收费,一般也就是一个MBA学位(两年) 5万左右,所以,当时推出这样一个如此昂贵的教育产品,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是很冒险的,也是要有很大的胆魄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刚刚推出时的这个如此 昂贵的EMBA产品,不仅在当时整个中国大陆的商学院中,除了中欧之外没有第二家(当时清华大学、人民大学都还没有这样的EMBA项目)之外,更重要的 是,这个项目是没有经过教育部批准的学位证书可以发的。换句话说,就好象你买了一套房子,但是没有国家权威部门办法的质量验收合格证,是不保证质量的。再 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18万买张不能在全国通行的通行证”,是瘸了一条腿的文凭。但是,你听听北大光华的教授们是如何做宣传的:你18万能请来100个 公司老总和你一起吃一顿饭吗?你能保证只花1800元(=180000/100)人民币就可以请一个中国大公司的老总来和你一起吃一顿饭吗?你能花 1800元让一个著名大公司的老总,叫你一声“老同学”吗?这一切,只有你在把18万交给了北大光华以后,才行!

如果我们不从读书的角度来看商学院,换个商业买卖的角度来看商学院向企业家授予EMBA文凭的商业模式,我们就可以看到,这实在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人类历 史上少有的太好的生意模式:一旦商学院录取你,你还没有来上一天学,享受一天的服务,就需要把全部的18个月的学费,全部一次性预交结清,不能有一分钱的 拖欠,否则,不让你上课。整个商学院,在EMBA项目上,除了经过特批免费的(美其名曰“全额奖学金”)没有一分钱的应收未收款。这是一个何等高明的商业 模式啊。

项兵教授自称是一个很少写论文的商学院教授,但是,一批和他一样的从海外归来的教授们已经用自己的出色业绩,帮助北大光华在这样的一个富有远见的“战略规 划”下,写就了一篇“中国商学院市场的发展战略”的“战略执行”论文,并获得了大量录用MBA的公司、媒体、商学院同行和报考考生共同颁发的优秀评价:

第一、 北大光华的年收入,从两三千万人民币,迅速上升到一个亿人民币左右,在当时所有的中国商学院中名列前茅。

第二、 到了2001年左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全部正式在编的从海外留学回国的教授,一度是其他中国大陆所有的有MBA学位授予资格的商学院的所有的海外留 学归来的教授的总和还要多。(当然,后来这个相对优势随着其他商学院的恍然大悟、奋起直“抢”而逐渐消失。)

第三、 最终,北大光华的MBA招生,以北大光华为填报第一志愿的、通过全国MBA联考录取成绩线的考生和北大光华计划招收的学生名额之间的比例之高,和清华大学 一起,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所大学的商学院。北京的其他大学商学院包括人民大学商学院在内,为了满额录取,不得不在北大光华和清华经管录取完毕之后,在他们 两所商学院录取剩下的考生中,进行调剂。

经过1997-2001年五年的努力,到2002年,从营业收入、到核心教授团队的国际化程度(海归教授总数)、到教育消费者(报考学生)群体的认可,此时的北大光华,已经毫无疑问地被社会认同为中国第一流的商学院之一。

北大光华的这个战略,投入使用大约五年时间,就使北大光华如愿以偿,成为中国第一流的商学院,追上和超过了人民大学,和一个以共和国总理为院长的清华大学齐肩并进,引领中国商学院的时代潮流。

这是中国当代商学院对于“正确的战略,重大的决策”的最好注解。

但是,北大光华最近15年来的成功,除了昨天讲的做对的第一点和今天讲的做对的第二点,还有做对的第三点。

咱们明天接着说。

北大光华的金字招牌的闪亮,无疑还和第一任院长厉以宁教授主持起草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证券法》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股市现在正是如火如荼,中国老百姓中现在不知道“股票”和“股市”这两个字的,可能非常非常少了。承接这样的一部和社会上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 关的法律的起草工作,厉以宁教授个人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这对于提高他担任院长的北大光华的知名度,无疑起了巨大的推动。所有媒体上关 于他起草的《证券法》的报道,最终无形中,都成了北大光华的无声的广告。

特别需要一说的是,当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厉以宁教授起草《证券法》,不是委托给北京大学这个单位,也不是委托给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这个单位,而是委托 给厉以宁教授这个个人。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法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在全世界的立法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这给了中国普通老百姓一个非常正面的联想:连 全国人大都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来起草这么重要的一个法律,那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一定很牛。这个立法工作,把厉以宁教授从一个专业领域的专 家推向了社会,变成了一个公众人物,并从那时开始,一直“公众”了下来。

一个大学或者高等院校的校长或院长,如果是一个学术领域的权威或泰斗,那并不奇怪,也不少见;但是,一个校长或院长成为了“社会名流”或“公共知识分 子”,或可以被人成为“公众人物”,却是非常少见的,因此也就非常难得。你去随便找一个媒体记者问问,问他(她)知道不知道人民大学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 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过去和现在的历任院长是谁?我相信,问十个,九个不知道。我们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是上面这些中国著名大学商学 院和管理学院的“大客户”,每年都要从这些学校的商学院和管理学院招聘很多MBA毕业生,但是,我们公司的大部分员工,只要本人不是这些学校毕业的,基本 上都说不出来这些院长的名字,所以,更不用说一般公司的白领和普通老百姓了。不过呢,这也无可厚非,因为这些院长和他们本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并没有关系, 他们不知道也很正常,但是,一个主持起草了《证券法》的厉以宁教授,很少有白领,尤其是炒股的股民不知道的。

于是,随着她的院长厉以宁教授的主持起草《证券法》,北大光华不断闪亮。

不过,在厉教授本人,按照我的观察,他个人最得意的,可能并不是他的院长经历和起草《证券法》这段经历,而是他作的诗词。外界很少有人知道,厉以宁教授谙 熟中国古诗词,中国传统文化根基深厚,平时讲课的时候,对中国历史古籍中的典故非常稔熟,经常信手引来,借古说今,借文章说管理,借历史上的人物和故事说 管理,成为北大光华课程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厉教授出过一本非常精致的自己创作的诗词的书,书名我记不清了,大概是叫《厉以宁诗词》吧。当很多人和他会面 临走的时候收到的礼物不是一本管理书,而是一本自己的诗词作品的时候,莫不惊讶之余,皆为叹服:在当今中国的经济、管理等非文史类大学教授中,在大学的院 长中,还有多少人懂得平平仄仄呢?尊敬佩服之意当然也就从心底油然而生。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了,我想讲的北大光华做对的第三件事情,就是有这样的“名人院长”和“明星院长”。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院长有本事从默默无闻、有专业知名度,最终成为大名鼎鼎。

现在,北大光华的第二任院长张维迎教授,同样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名人,他唱的陕北民歌,那可是“光华一绝”,不仅让北大光华的金字招牌闪闪发光,还让它震震有声。

咱们明天接着谈。

张维迎教授对北大光华的贡献,按照我的观察,有一条一定是可以列为“中国首创,华夏第一”的“名言”:MBA要从一把手开始抓起。

当年,小平同志目光如炬,看到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长远影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信息时代,所以,在一次视察活动中,摸着一个小男孩娃娃的头说, 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大意如此)。据说,这个娃娃现在已经长大成才,最后却去了美国公司微软的中国研究院,他的发明创造专利也就成了美国公司的专利了。后 来,张维迎教授目光长远,看到了MBA教育的对中国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作用,看到了中国的社会正在前所未有地进入“商业大革命”时代,同样也正在迎接 “MBA大流行时代”。所以,他在各种场合,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销他的这个观点:MBA要从一把手开始抓起(大意如此),要从行业领先大公司的一把手开始 抓起。只有让企业管理的最高决策者自己了解和学习了MBA,他(她)才会认识到MBA的巨大作用,才会用MBA的语言、逻辑和框架去管理企业、去解决问 题,他(她)才能欣赏和重用MBA毕业生,给MBA毕业生更高的工资待遇,他才会更多地到商学院招聘MBA,他(她)才会把更多的高级管理人员,送到商学 院来读EMBA和EDP课程,MBA教育的市场才会越来越大,学生才会越教越多,报名的人才会越来越多,商学院的日子才会越来越好过,商学院才有更多的钱 去聘用更好的教授、进行更多的研究,最终形成MBA教育的一个良性循环。

于是,我们看到,李宁公司到北大光华读书的第一个MBA学生,是老板李宁本人,然后呢,是李宁公司的CEO张志勇先生,然后呢,是其他的高管CXO,最 后,这个名单上的人不断增加,一直到很多李宁公司普通主管也是北大光华的MBA毕业生。最后呢,我们看到,李宁公司私募成功,李宁公司在海外上市了,李宁 公司把俄罗斯国家队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服装也包了,看到了一个各个方面令中国人自豪和骄傲的李宁公司。虽然我们不能把这一切全归功于商学院的教育,这样难免 有“贪功”之嫌疑,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个公司的确很成功,他的高管团队也的确在北大光华读过书。

张维迎教授另外一个让人印象深刻难忘的特点,就是他本人是北大光华的一个“最高级别的推销员”。一个院长,不仅是MBA“牛市”的积极推动者,同时也是 MBA招生的身体力行者,这在绝大部分中国的商学院院长中,是看不到的,可以说是“出乎意料之内外”。按照我的观察,张维迎教授应该和项兵教授一道,是所 有中国的商学院和管理学院院长中,对企业家最为了解、和企业家呆在一起时间最多的“院长双雄”。对于大多数企业家来说,经济学家研究的问题,是和他们没有 关系的;对于大多数的经济学家来说,企业家不是他们的个人朋友圈子,有的人可能在骨子里面还不一定瞧得上没有多高文化教育程度的“土老板”呢。但是,张维 迎教授却非常不同,他和企业家交朋友,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和企业家同呼吸、共命运,并且敢于为企业家说公平话。在2000年以后的几年中的某段时间,社会 上对于企业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还有个别教授以个别企业的数据和事情作讲头,说一些非常不利于企业改革和企业家的话。这个时候,张维迎教授在深圳的一次中 国企业家论坛年会上,站了出来,为企业家辩护,公开呼吁公平对待企业家。这份勇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实属难能可贵,和另外一个同样也是北大的教授周其 仁先生一起,成为公开为企业家说话的经济界的著名人士,可以被我们中国老百姓授予“最敢于为企业家说公平话的经济学教授双子星座”。我认识的企业家朋友 中,就有因为对于张维迎教授的这种精神的欣赏和崇拜,坚决要求只到北大读EMBA的例子。

这就是一个大学的管理学院院长,在用自己的“立言、立行、立德”,来为自己所在的管理学院做最高层次的、道德和精神层面的品牌推广。因此,从某种角度讲,张维迎教授可以称为是“企业家中的院长,院长中的企业家”。

还有一个让所有人记得住北大光华名字的开心事,就是听张维迎教授唱陕西民歌。没有听过的人是不能相信和想象的,听过的人是不能忘记和不谈的:一个从事着高层次的MBA教学的管理学院院长,可以同时有着中国最有泥土味的、发自内心的引亢高歌。

  当一个院长和你一起、为你一曲《兰花花》的时候,你看到的、听到的、记住的,是人性的光辉,是北大光华的光辉。

赵民
2007-5-28 23:46PM
宏论出口,北大出名;歌声嘹亮,光华闪亮


本文作者-趙民 新華信諮詢的總裁 本貼有廣告貼嫌疑,但是寫的很好笑,所以我轉上來給大家看看。原文轉自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6&ID=252455&page=1

Comment

在北京一年半後,我非常同意,要想建立做生意的人脈,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是很多人的首選。

艾瑞克 at July 30, 2007 03:51 PM comment | Homepage | Delete | Conceal

請"沒準備好"的人別再去英國唸所謂的管理碩士了!

我常看到這種問題 " master in xxx management是什麼? 我Toefl/Ielts幾分能念嗎? 我要做什麼工作才能念? "
我更常看到很可笑不懂裝懂的A顧問,B顧問在雅虎知識家上面胡言亂語扯一堆似是而非的論點。 反正我都先氣翻然後再笑翻

不過...
我最搞不懂的是,小小台灣一年可以有數千個留 英商管類碩士擠回來自相殘殺找不到工作,卻還是年年有人前仆後繼出國等著。 策略管理第一堂課第一句話就是everyone is bounded by resource, please find your competitive advantage...然後我懷疑這數千人裡面的九成都沒想過這就先出國了, gosh >< 我再聲明一次,小弟我不是菁英主義作祟,我只是單純的想要前仆後繼為了"拿個外國管理學歷好找外企工作"思維的朋友,煩請去之前,砸下兩百萬台幣(50萬 RMB)之前,好好想清楚--你們真正該在雅虎知識家問的問題不是"能不能念"而是"念了能幹啥,能提升自己多少? " 對於沒上過班的Rookie(菜鳥)來說,多個外國管理碩士學位到底有啥幫助呢? 就我看來真的只是多一個"面試機會"而已 (因為現在很多外企直接screen out 學士級的, NTU & NCCU are exceptions) en....拿兩百萬換幾個面試機會,Do you feel this is a good deal? 值得嗎? 若是一年前有同樣的這筆錢,砸到港股上亂砸都可以不小心賺成三百萬了呢,一個是賺成三百萬,一個是變成零蛋然後遇上工作難找,這...這怎會是後者值得呢? 如果本身夠積極,資質也夠,只是大學聯考時運氣不好沒辦法拿到好學歷,那麼這樣的投資或許是值得的。因為回來後你可以進citi,進PG,兩三年後你可以 再拿Top15 MBA然後以MBA作為跳板轉IB,MC,或是進industry但更高的位置。然而我看到"絕大多數人" 都不是這樣的。 出國前請想想喔,台灣的優良外企還剩下幾家呢? 妳出國唸完除了回台,該校的Alumni, career service, network有辦法幫你拿到中國區或香港區的面試機會嗎? 如果答案是沒有或不知道,那我真不知道花這錢做啥了。 Then, 你或許會說--1.我體驗了外國人生 2.我英語能力增加了 3.我認識了很多外國朋友 Well, 我會說 1.這也許是最大的收穫 真的 2. 多數人出國英語能力很難加強..原因太多我不細說 3. 外國人會把你忘掉,尤其是商學院噁心無比的裝熟老外(也有好人啦...但要看運氣) 我說到這了,你開始動搖了嗎? 動搖是好事... 因為很多人就是不愛思考XD 我最後要再次強調,我一樣認識不少台灣的大學畢業後沒工作就出國拿英國商管碩士然後回台工作很順利的人。但這些人共通的特質是,出去之前就是個性上、能力 上適合進這些外企做事的人。本身的資質極其重要,而非去了哪間學校念了什麼學位。而這樣的一個學位幫助他們的,僅僅是走過外企設在104人力銀行的門檻罷 了。 數千個人頂著類似的學歷回來廝殺,再僱主眼中我一樣要的是最好的,最適合我公司的。 對於很多以為學歷就此"漂白"好像工作會更好找的人來說,無疑是痴人說夢罷了。 短短一年能學到的東西有限,學校給予的就業資源有限,回台之後學歷的鍍金程度有限,最後拼的都是個人能力。而個人能力往往出國前已經決定了七七八八,你能 leverage的幅度有限。 我從朋友身上聽說的情景就是,一個FMCG公司的mkt位子從NYU Stern MBA, 英國大校碩士, 英國小校碩士, 紐澳的碩士, NTU MBA, NCCU MBA, 到交大MBA以及中字輩MBA還有NTU NCCU本科生殺來殺去,殺聲震天這樣的再爭 (然後殺完之後公司才跟你說 "不好意思,本公司今年MKT不缺人,你們改做Sales如何?) (眾人內心OS: 圈你的X,老娘是來做marcom + brand management的,你要我去屈臣氏跟店長鞠躬哈腰? ) 最後漁翁得利的是眾多4A廣告Agency,因為有一堆外籍碩士來做三萬元AE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爽翻那些做AD的...耐操好用 苦的是眾多當初傻傻聽了代辦跑去唸書的小弟弟小妹妹們...sigh 看完我這篇還想殺去英國唸個master的,我相信你一定有過人的毅力與能力,沒被我嚇倒(或是家中財力, $$$) 有如此資源者,我就會建議妳/你義無反顧的殺去念碩士回台搶工作吧...雖數千人橫檔在前吾往矣! 殺啦! 台灣人的氣魄橫行無阻的啦! 以下是過去的問題與回應


Comment

您的意思是說...去拿MBA比較好嗎?還是在建議大家到大陸唸?
又或者乾脆不要回台灣找工作去大陸找?(重點還是\\\"想要什麼
及要做什麼?\\\")
不妨把您的論點貼在雅虎上好了,這樣可造福他人.

這樣跳躍式的寫法,是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可能會造成資訊傳遞上
的落差.
願意用BLOG來記錄事情,本人猜想你也喜歡交流或分享某事,
所以...有機會練習一下吧!(當然,我也在努力中:))

在那麼忙的狀況下,大部份的人都會簡單扼要,怎麼你卻...
(百思不解中)

wendy at June 13, 2007 11:20 AM comment | | Delete | Conceal

我寫得很清楚阿
1.不知道自己要啥之前==> 別做不知所謂的投資 (這是文章title,再明顯不過了)
2.知道自己要啥後==>選擇適合的念
3.至於你的問題:想要做什麼及能做什麼==> 完全要看個人能力 個性 規劃而定 並沒有任何一個一定的準則
以直接進攻中國來說 中國廣告業中給薪最好的JWT也只能給出約台幣兩萬的起薪給AE, in SH.
這樣的薪水也許台灣多數人根本不想直接去.但對於冒險心比較高,而且打算在上海創業,只是去探探的人來說,
這種工作就是好機會 (做AE認識人跟環境的速度最快)
4. 佛說 佛渡有緣人
馬登也這麼說~
馬登給的是釣竿 以及一本釣魚心法
能練出多少釣魚的伎倆, depends on his/her personal strength

moderne2 at June 14, 2007 01:59 PM comment | | Delete | Conceal

很少看部落格還留言,但是本篇實在說出我的一些想法!

我本身也是英國商管碩士,目前在倫敦的投資銀行工作,有一些想法可以呼應作者的觀察。

第一, 很不願意承認的是,好像申請美國商管碩士的Candidates普遍比申請英國的更有Sense。一些很離譜的問題或是很不成熟的
態度可以在各個留學英國討論區出現,例如:IELTS 只有5或6就到處問人該怎麼申請,而非自己覺得不足(至少該努力到一般學校要求
的7分吧!)努力加強。試問如果以相同態度去申請美國前十名學校,會有這樣的態度嗎?當初我TOEFL280/IELTS 8.5 在唸書時都很
難以完全吸收與貢獻課堂討論,更何況IELTS 5分?所以我得到的結論就更令我這同是留學英國的無法接受--他們真的是只想混一個學
歷。
第二, 很不願意承認的是,在唸完之後的就業上,其實英國的商管碩士品牌價值低於美國,也是Candidates自身造成的。以親身的
經驗可以說一件事:僅限於頂級金融機構來比較,如果一個相同水準的商管學生,在倫敦的就業機會絕對比在紐約高,原因很簡單—哈
佛與華頓一年就產出超過一千個MBA,就算你是這兩間頂級學校其中一員也必須和你相同水準的1000個同學競爭,但是在倫敦,一個有
能力可以進美國TOP10 MBA的學生,你的競爭對手極為有限。再加上倫敦景氣的復甦極為明顯,何以90%的英國商管碩士學生都留不下
來而回到台灣去迫使英國商管碩士價格長期低迷?不是傳說中的種族歧視或工作難找,而是另一個令我沮喪的答案—我們只是台灣中二
流的素質又不知努力的學生?

續下篇

at June 15, 2007 02:00 AM comment | | Delete | Conceal

續上篇

曾經在大陸留學網站上看到有人想申請排名前三的英國商管碩士,工作不到兩年,GPA小於3,GMAT不到650,TOEFL還沒考。。這在大
陸那沒有GPA/TOEFL/GMAT接近滿分不敢說出國念MBA的地方,居然有不只一個人這樣寫,我第一次感覺到憤怒!

又曾經在英國的Pre-Secession課程中遇到一群中國同伴,23~25歲年紀基本上僅有短短一兩年若有似無的工作經驗(兼差、打工)加
上不足的英文能力又不努力學習,卻態度輕浮極端自滿,我第二次感到憤怒!如果這樣的素質都能與我一起當英國商管碩士,我是不是
來錯地方了?一年制的MBA不是比起美國兩年制更應該要預先具有語言能力、基礎專業技能、精確的職業與人生目標?我怎麼好像跟一群
還在玩團康的大學生在討論如何當CEO?

說了這麼多好像都說到離題了,總結來說就也是作者的幾句話:沒有準備好的+想漂白學歷的+尚未深刻思考人生的+未體驗職場與社
會現實的+覺得英文不好才要來英國學的,請不要來英國讀商管碩士,或是至少不要期待短短一年能夠給你甚麼差異,商管碩士是給準
備好的人念的---特別是一年的課程。

at June 15, 2007 02:02 AM comment | | Delete | Conceal

不要把所有的英国MBA都一棒子打死,还有LBS呐!另外,有那么些人,读MBA就是为了那张文凭,因为家族企业和家长需要这个。所
以,即便他们年轻,
即便他们不够用功,即便他们没有Sense,可是他们有钱,怎样??MBA的学习让我学会一件事,Open mind to everything。习惯
了,就好了!

Daniel Wang at June 21, 2007 02:09 AM comment | email | Delete | Conceal

hey man,
我很高興有我想看到的優質回應來啦~ 開心阿!

關於你說的幾點...
1.其實整體狀況來自英國削減教育經費,所以大肆開招一堆不太有質量的碩士課程
我們自然就是他們獲取經費來源的金雞母了,而畢業之後回台灣不好混,完全就是因為我
說的--人不因學歷而貴,人是因為自己是塊什麼材料而貴.學校能幫的極有限,提供"機
會"罷了 (機會包括--優良教育and 認識貴人and blablabla等的機會)


2. 倫敦最近狀況(以金融業來說)很好,紐約老大地位岌岌可危了。原因來自倫敦勵精圖
治改了不少老規則,讓交易以及上市都更加的容易並有效率。老實說,越來越多人開始拼
INSEAD, IESE,lbs等校不是拼假的,都是有目的的啦 :P 我也認為在倫敦進投行的機
率--只要認真 都不小 況且還有香港可以回來作呢。

3. 其實標題所言就是這狀況。 好學校依然有超強學生如你一般,但是更多的majority
是不知道去混啥,回國後讓雇主搖頭然後降低期望的學生。所以我才說,與其花幾百萬
去,不如先在自己職場崗位上有些累積之後確定想去在去,否則白花錢。

給Daniel:

我標題說的並不是指數間牛校的mba,
在台灣每年能去lbs MBA+MIF的人用手指可以算,連腳指都不需要用到
但我們教育部統計出來的去英國唸書的人有四千餘人,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唸商管類,也
就是一千多可能近兩千人每年回來然後畢業變失業

我上頭寫的也很明白
家族企業有錢供養的是屬於"準備好cash cash"的一群人
自然可以去唸,唸到有PHD都行 呵呵

這篇文章主題是"沒準備好的人" 別再亂花錢了
給我錢我幫你投資中國二三級城市房地產吧
最近重慶很棒...成都、重慶都是好地方

moderne2 at June 22, 2007 09:50 AM comment | | Delete | Conceal

馬登大 好久沒看你blog 一來就看到精采舌戰
首先 承蒙大家看的起小弟學校 小弟也算在馬登大的一根腳指手指裡 哈哈

不過馬登大指出的問題是一針見血 台灣人都太over educated 但又不知道自己要啥 沒有工作過直接出去唸書是很不智的 唸MBA更是
當一畢業爸爸媽媽叫你開始申請學校 大家就隨便申請 反正就照rank 看分數找代辦 完全沒考慮學校的學風跟自己專業需求或未來生涯
規劃 美國沒上就申請英國 因為有很多學校都可以先砸錢唸language school然後拿fulltime offer 但往往造常唸完卻又馬上面
臨失業的問題 跟原有的期待落差太大 這是個讓有新栽培小孩的父母們或是有心向上的學子們 值得深思的問題 不是說英國學校不好 小
弟也是要去英國

Paul at July 6, 2007 10:53 AM comment | | Delete | Conceal

一定得念前幾名的MBA嗎? 念Top20之後的容易找工作嗎?

此篇是小弟我在傷心咖啡店回應有關去美國念MBA,就業方面的問題.

intern競爭激烈,身分問題麻煩公司不想處理, 而有能力處理h1b的大公司多數先取了印度人,然後再把中國+台灣同學放在一落兒讓我們自相殘殺一翻

畢竟...大家都是"留" , 跟當地美國人一比我們沒身分,沒當地經驗,語言能力又不可能跟當地一樣好 有什麼當地工作要我們呢? 身分的原罪 語言文化的隔閡 讓我們原本就處於不利之地

分析下來就是accountmarcom類的工作人家不要我們 ...因為我們確實沒資本跟那些只會BS的死鬼佬競爭 沒道理要我們
偏技術性專業性的工作要不是statistic要很好,要不就是會作modelling,programming,分析能力特好之類的... (一般而言出去念mba的人這類背景也不多)

特殊人才呢?  

一般來說,老外覺得你是超級正妹+中國市場friendly的屬於"特殊"。進去M7之後找面試就算modelling都不會作,只要能撒嬌英文別爛得太誇張,都可以進IBsales
還有的就是像我David老弟這種也算  在某個特定領域鑽研已久成精了  都成精了 BS簡直是干掉本土人士 人家自然就要你了
但這種人是極少數>< (有關david老弟,請到傷心咖啡店網站搜尋李大衛或是david lee, 還找不到就加上他的學校TB thunderbird應該就找的到了,他是個忽攸大神。)

學校本身沒大錯 但他們最大的錯就是宣傳稿都不承認自己是regional school, or only strong in a certain area. 要怪他們嗎?
能怪嗎? 消費者本身要投入數百萬確實是得認清自己投資報酬率

馬克最重要的觀點是把MBA當作一種branding, 其他(學到的東西 , network )對他來說都可以忽略不記 因為那些不重要
機會成本是馬克最重要的理念 ,
因為你可以 1.不投資這筆錢
2.
投去別的地方 (像我說的把這錢拿去中國買房隔間租出去當房東也行)
3.
找馬克幫你作personal branding讓你有機會進更好的學校,畢業時就好比中國同學在CD上說的 "穿了戰袍" 穿上這叫做M7的戰袍可以讓你不論是小丑還是皇帝, 神豬還是太監, 先讓你的潛在雇主們敬你三分. 實況野球有沒有玩過? 裡面有個能力叫做"威壓"就是了. 這就是M7牌子最大的功用 ==>利用brand equity幫你爭取你的個人品牌價值


此觀點每個人看法不同... 不一定要完全同意 , 但我個人認識了這麼多人, 是深深可以感受到的. 馬克確實點出一些 留學..尤其是念MBA這個人肉市場(well, 人腦市場好了...這樣好聽些)的重要現象.

學校能帶給你的 personal branding surplus依照學校的ranking差異很大, Top15之後遞減速度很快, 直到Top30附近就幾乎只剩下regional/ specific industrial 的影響力也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我會說,畢業後想要搞OP mgt 申到purdue 就去念很好,絕對有戲. 要搞CPA去念UIUC的那兩個MAS/MSA也行,絕對有戰. 要搞SCM, MSU申到就去念,雇主一堆等著你. 但是要搞IBUIUC是緣木求魚. 要搞brandingpurdue也是不適合, marcomMSU可能會不爽,
學校沒錯,是你錯了.


至於只想去management consulting的朋友則沒到Top15真的就別花太多錢讓自己跟人競爭時難過....學校brochure上面應該是沒寫自己把學生送進consulting的功夫過人 )

交上那筆deposit之前.. oh no, even before you do apply for it, 請麻煩多花點心思力氣 看看curriculum,看看BW data

干個要死除了學校誆了你 一部分責任也得自己擔

如果要求多 希望能讓所有的心儀雇主都來跟你說聲hi
那麼就最好把自己死命的擠進M7, 至少也Top15 ... 因為arrogant IBs and MCs always want to show their clients " hey, see, we have many BIG NAME students in my firm, so we are super smart, extremely brilliant company !"



ps.
抱歉把 普渡 MSU 以及UIUC拖進來會提到各位朋友的學校是因為這幾家都有很明顯的市場區隔比較好舉例 . 我一向認同fit in,要不然我自己就不會留在香港這地方念書了.

因此,馬克(傷心咖啡店網站中的MarkHsu)觀點中唯一一個我比較不認同的也就是 " there is no fit-in " 這句話.
我還是認為有fit in , 即便是念不到Top15, 一樣的投資金額得不到極大化的報酬, 但那邊始終有"something" you learned, which is not comparable to investing a house in China :D 只要你拿到那個"something" you want...那就值了. 舉個例子,在留學過程中找到另一半的肯定會說"值阿!"

MBA必看申請寶典- Be A Prepared MBA applicant

写在前面:

  1. 在国内,我们升初中、高中、大学、到研究生的入学录取,主要以考试成绩评定。MBA申请有很大不同,在申请中GMAT(管理类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只是一方面,其它的如essay, interview, 推荐信等占据的比重更大。所以“我GMAT考了多少分,可以申请什么样的学校”此类问题,比较难以回答;
  2. 需要再强调的是,GMAT考试是一个比较耗时、耗力的准备过程,但这只是MBA申请的一个必要条件,结束GMAT/TOEFL考试后,申请材料的准备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准备,其痛苦程度绝不低于GMAT/TOEFL的备考;要从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3. MBA申请不同于其它的Master/PHD申请,在MBA申请中没有写Personal Statement (PS)的要求,需要写的是essay且不同学校essay题目通常不同,写essay写PS更难,所以,不要理所当然地按Master/PHD的路子走下去 ;
  4. 决定MBA录取的因素很多,其考查的是整个申请package(主要包括:GMAT/TOEFL Score, Academic Background, Working Experience, Resume, Recommendation Lette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such as volunteer work), essay, Interview,排名不分先后
  5. 本文并非事项简单罗列,对于每一阶段应该注意的要点进行了总结, 同时包含了很多申请人在申请过程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推荐仔细阅读。

写作目的:

MBA申请的整个过程,是对自身挖掘、评估与对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无论成功与否,只要您全情投入,您将从中受益。本文试图将从中受益。本文试图通过简单直观的方式,帮助您掌握整个MBA申请程中需要处理的事项,处理这些事项所需要注意的要点及花费时间估计,从而合理安排整个申请进程。

Be a Prepared MBA Applicant!

目标读者:

秋季入学MBA,北美MBA申请人,其它地域MBA的申请或有不同,仅供参考。

目录:

  1. GMAT
  2. TOEFL
  3. 办理成绩单与学历/学位证明
  4. MBA申请
  5. 申请参考资料
  6. 花费时间估计
  7. 论坛专题使用方法

Last update: April 10th, 2007

项目 细分 说明
GMAT GMAT备考

GMAT对于北美大多数MBA项目申请属于必须的考试。

MBA 申请第一轮的Deadline通常在10月初,所以尽量争取在7、8月之前把GMAT考完,给申请预留更充分的时间。GMAT高分不是申请到TOP学校的 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申请看得是一个人的整体,单从GMAT分数上来看,没有任何分数可以保证MBA的录取或者奖学金的获取。

通常讲,GMAT分数能够达到700,您可以放心申请任何MBA项目,比如每年都会有GMAT800(满分)的申请人被拒,也常常有680,690被一些名校录取。

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在申请的各类材料中,这一项是相对容易提高的。Academic Background, Working Experience等都即成的事实。

ChaseDream GMAT备考专区
http://forum.chasedream.com/index.asp?boardid=1

GMAT送分 GMAT送分时间可能需要2-6周不等,在申请高峰阶段,GMAC送分可能会出现延迟,甚至出现未送达的情况,所以尽量预留出充分应变的时间,并适时跟进,与学校联系,确认送分是否收到——只有在学校确认已经收到您的成绩,送分才算圆满完成。

电话送分最快,网上送分最方便。尽量提前4周或更早发出送分申请。多数学校要求必须官方GMAT成绩单,之前曾经出现过由于送分问题而被延误到下一轮次的情况。

免费送分机会

在参加GMAT考试时,可以填写五所免费送分的学校。GMAC会将5年之内所有的成绩都寄给学校。不需要特别担心 送分中附带的历史成绩,多个申请人经验证明,GMAT考试次数本身对录取基本没有影响。

Link: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2&ID=88608

AWA成绩

AWA成绩在MBA申请过程作用有限,5分以下拿到好学校的申请人不少,不要顾虑太多。


TOEFL 确认是否需要TOEFL成绩 绝大多数北美商学院要求TOEFL成绩,在英语授课国家中获得学位的申请人可能获得免考,但不同学校对待免考的具体政策不同,需要就您的具体情况向您要申请学校的招生办公室咨询。

如果TOEFL成绩低于学校的要求,可以个别咨询,有些学校仍然会接受相应的申请。

TOEFL备考

TOEFL iBT备考 专区
http://forum.chasedream.com/index.asp?boardid=19

TOEFL送分 TOEFL送分处理时间:15个工作日,与GMAT成绩递送相同,提前送分,尽量预留出充分的应变时间。

新托福CD百宝囊(IBT入门必读)- 3楼送分指南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9&ID=189396

TWE 成绩 某种意义上讲,TOEFL TWE的成绩重要性要大于GMAT AWA成绩,同时TWE成绩可以同GMAT AWA成绩起到互补作用。

办理成绩单与学历/学位证明 学历学位 北美的学校对于大陆的绝大多数本科院校没有另眼相看,只要是正规的4年制本科学历,都符合要求。

相反,有些申请人没有本科学历,只有硕士学历,申请北美的MBA将非常困难,可以考虑欧洲或者国内的MBA项目。

另外,自学考试的本科学历,北美的学校是承认的,完全可以放心申请。一些申请人觉得没有学过一些基础课程会扼杀申请的希望,这些顾虑也是不需要的。商学院欢迎各类本科背景的申请人(理,文,工,医等等);在入学前,往往会开设预科班 、学前班来辅导统计、会计类基础知识。

如何办理成绩单? 在申请MBA过程中,通常要求办理三样东西:成绩单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在就读大学的教务处可以办理。 需要英文翻译件,比较标准的成绩是,成绩单盖学校公章,使用学校的信封,在封口加盖骑缝章。

如果有本科以上学历,也需要办理成绩单。

多数美国学校提出要求填写的Transcript Request Form(即所申请学校出具统一格式,由申请人请毕业学校填写寄回所申请学校),可以不用处理。

需要有思想准备:可能需要奔波数次方可办好。越来越多的MBA项目要求申请人将成绩单,通过网络录入特定表格上传,尽量提前做好这样的准备工作。

Link: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7094

GPA计算 GPA 使用标准算法既可,不需要特别担心算法不同而导致的差异;不需要特别担心GPA高低,这是历史,每年都有GPA低于3的成功申请人。学校常常会再算一遍。 更不要去为了几门分数较低的课程而持续烦恼,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不可变更,更不要作假。MBA的录取,考查的是整体,你有众多机会展 示自己的能力与潜力。

在计算GPA的时候,需要把所有的课程统统计算,不要遗漏。

顺便说一句,GMAT高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较低的GPA。

Link: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13724


MBA申请 选校 MBA选校的依据之一是各类MBA排名,经常用到的主要包括:Business Week(商业周进), US News(新闻周刊), 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 Financial Times(英国金融时报)等等。

不同排名,因为采用不同的指标与折算体系,造成排名的结果相差较大。看排名,要看排名的结果,也要注意研究排名体系中您所关注的指标,结合自身的情况与需求,大概框选出您中意的学校。

通常来讲,MBA排名比大学整体排名更有意义。通过单纯的排名,很难作为选校的标准,需要同个人职业目标、工作背景、教学方式、校友网络结合起来考虑。

MBA 排名集锦
http://www.chasedream.com/list.aspx?cid=15

学校特色

商学院充分发挥了成熟市场细分的原则,每个商学院都突出一定的特色,希望可以独树一帜吸引申请人的青睐。有很多渠道可以了解商学院的特色,ChaseDream论坛 【北美MBA申请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包括历届《MBA成功申请人的访谈》《如何进入顶级商学院——MBA申请宝典》历年“校友答疑”等等。

线下参加学校组织的Information Session,联系在读学生、校友,都是了解学校特色的好办法。

Link: http://www.chasedream.com/list.aspx?cid=14

ChaseDream名校MBA座谈系列录音下载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33&ID=103912

研究学校官方网站

官网是必看的内容,提供大量的信息与统计数字,关于项目的介绍,关于课程的介绍,关于学生的Profile等。选校过程中所了解的学校信息,对于将来写essay,面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于申请的每个细节,官方网站都会有相应的要求,友情提醒:申请人务必仔细阅读,避免犯一些低级的错误。

U.S. Top MBA Programs Official Website
http://www.chasedream.com/show.aspx?id=2893&cid=14

Canada Top MBA Programs Official Websites
http://www.chasedream.com/show.aspx?id=2894&cid=14

简历 简历可以参考求职简历的格式内容。出彩的简历应该有充实的内容,精练的文字,简洁大方的格式,缺一不可。

北美通常使用的是Letter型号纸张,单页Letter纸的简历比较合适,可以在wordpage setup中调整。过于具体的描述工作事件,在短短1张纸中间放入过多内容,导致字体很小,甚至顶天立地,也是常见误区。而且由于Letter纸张和A4纸张的区别,可能导致简历在录取委员会打印的时候变得不够赏心悦目而留下负面的印象。

堆 砌工作职责而无法反应工作成绩,是常犯的毛病。虽然两者密切相连,但是工作成绩更加突出于绩效。拿一个作销售的工作来说,销售业绩的增长的具体数字,应该 是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尤其年度之前的比较;对于作市场推广来说,项目预算,具体的金额或者金额级别,推广的市场深度广度;这些具体的数字是最能够说明工作 业绩的,也是简历上应该明确说明的。

在写事例的时候,描写项目本身的背景固然重要,个人的具体行动和贡献更关键。

Resume样本数据库下载:包括237名MBA学生的Resume,是极为宝贵的参考资料,内容,用词,格式均为一流。

Link: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33&ID=103912

轮次选择 申请轮次(Round)与Admissions Process

绝大多数MBA分轮次审查申请资料,极少数即到即审查。多数分为3-4 轮,通常越是排名靠前的学校,Deadline越早。第一轮递交材料期限在10月前后,第二轮大概在12月或1月,第三轮大概在3、4月份;对于大陆申请 人,尽量争取第一 、二轮递交材料,第三轮录取的人数较第一、二轮少,对于准备签证也太匆忙,同时一些商学院第三轮不招收国际学生。

比第一轮稍更早的可能称为Early Decision(简称ED)- 录取后的押金高达5000美元左右,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大多数学校是在deadline结之后,统一开始审核申请资料,也有几所学校在每轮之内之内Rolling Admission Process,即在轮次内,材料收到后即开始审核,如: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Early Decision, Emory。

申请轮次选择

决定哪个轮次申请一直是颇有争议的问题,多数学校宣称第1、2轮申请,机会完全相同。从ChaseDream反馈的申请数据来看,第二轮的中国录取人稍多,当然,这与多数申请人集中在第二轮申请有关。

通常推荐的思考方法是:如果您准备好了,那递交是越早越好;如果没有准备好,那么早递交的可能性是早被拒。

每个申请年度轮次截止时间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相同月份,差别往往几天而已(通常周内调整)。在正式轮次发布之前,申请人可以参考往年的申请轮次来制定申请计划。推荐申请3-6所学校,按进度情况,可酌情分两个轮次申请。

对 于申请轮次的决定,最常见的错误不是选不定轮次,而是申请节奏没有掌握好,资料没有准备齐全,比如GMAT或者TOEFL成绩延误 ;和推荐人交流太晚导致推荐人没有准备好推荐信;推荐人工作过于繁忙;申请短文一直无法决定选材;加上繁忙的日常工作,这类的延误导致申请人一拖再拖,延 迟到第三轮的话,奖学金基本无缘,甚至终于耽误了当年的申请,不得不等待来年。

所以,在申请季节开始之前完成考试,详细了解MBA申请各个方面,积极联系推荐人,制定严格的时间安排,尽早思考选材通用的短文题材等等准备工作的筹备程度,尽量为每一步骤留出一定的时间余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您顺利完成申请。

2007 申请年度的deadline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11657

2006 TOP 商学院MBA项目申请deadline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121336

推荐信 推荐人选择

通 常要求2到3名推荐人,选择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发展潜力作出判断的人来做推荐人比较合适,不需片面追求推荐人的级别或名气。选择自己的从前、现在的直 接上级比较有说服力,寻找直接上级有困难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和自己工作密切的同事或者客户。为了避免可能的麻烦,选择在志愿者活动中的上级也可以。

Link: http://www.chasedream.com/list.aspx?page=1&cid=19

推荐信形式

推荐信通常两种形式:问题式传统信件形式。两者本质上没有区别,从方便录取委员会审查的角度来说,按照学校的推荐表逐个回答问题显然是学校希望的形式。在操作上,让每个推荐人都做到的确有困难;不过,这也正是未来MBA说服能力的体现了。如果推荐人英文不好或者不会,可以附上翻译件。

与推荐人沟通联系

提 前联系潜在推荐人,同时在确定推荐人后,考虑到推荐人的日程安排,尽量在8-10周之前提出需求,同推荐人面谈一次,特别是有些推荐人不是很熟悉MBA申 请的过程,尤其需要更早的沟通说明。在沟通过程中,可以和推荐人探讨自己的Essay选材布局,方便推荐人在撰写推荐信时候同Essay故事互相照应。

推荐信提交

尽量在递交申请表格之前一周完成网上推荐信递交,或者保证打印的推荐信到达学校。
Essay

仔细阅读essay题目

仔细阅读essay题目的附加条件限制, 粗心不应该发生在这里。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让申请人前期的一些准备作废,甚至和心中的梦想学校失之交臂。比如麻省理工大学商学院(MIT, Sloan)有一年的题目对于短文中间的事例要求在最近两年发生,一些申请人对于这样的重要的说明没有注意,导致准备了几个月的短文完全重新来过,几乎赶不上申请。

对于申请的每个细节,官方网站上的每个要求,友情提醒申请人一定仔细阅读掌握,避免错误。

2006 TOP MBA essay 题目汇总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120018

Essay 范文参考

历年的《MBA成功申请人访谈》中收录了很多成功申请人提供的essay,论坛中也有有很多范文可以参考阅读。建议在写作之前,投入一些时间静心阅读,思考阅读作者的思路,文章的架构。

Link: http://www.chasedream.com/list.aspx?cid=20

Essay选材布局

每 年各个学校的essay题目往往要在8月之后方陆续发布,在准备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的题目,通常变动不大。基本题目内容包括职业目标(为何申请MBA, 为何申请这个学校)、工作能力和潜力(表现领导力和沟通力的故事)、家庭背景(成长故事,对你有最大影响的人)三类,这是申请MBA最难的一步。

如何从自己的职业、学习生涯中提炼出最佳的题材来回答这些问题,是最大的挑战。理想的情况是寻找一些MBA在读学生,毕业生探讨选材,经过多方咨询之后,再定下用哪块砖来回答那个问题。

动笔成文

写作essay是痛苦的历程,很多申请人在过程中觉得这个过程比考G/T痛苦很多。而这也是一个自醒,自视,自查的最好过程。没有窍门,没有捷径,走过这条路, 将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可以一边选材,一边动笔写出大纲;一边修改思路,一边寻求指导,一边同申友们探讨。

尽量提早动笔,那种厚积薄发,一气呵成的情况,在essay写作中,鲜有人可以做到,您不要奢望您是例外。

多与他人交流

“医者不自医”,想要全面了解自己,可以借助于他人对你自己的评价。在一些例子的选取中摇不定的时候,没有好的story可写的时候,都可以与自己的家人与好友 聊聊,听听他们的观点和评价,对加深自身认识大有帮助。

反复修改

修 改甚至比写作本身更痛苦,删除自己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的否定。而在有限的空间中,反复修改,从整个篇章架构,到具体段落结构,到细节用词分析,都是需要反 复不断的修改。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同一个词语,特别是动词的使用,把握好动词在文章中的力度,通过字典,网络查询常规的用法。

每年都有一些申请人在申请不同学校的时候,采用同样的文章而粗心到没有修改学校的名称,录取委员会对于这类的错误是绝对不会放过的。曾经接触到一些申请人反馈,一些“专业”的申请咨询都会交给客户含有这类错误的“审查稿件”。

在修改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高原期”,这时可以稍放一小段时间,过后回头再看时往往会有新的感受与想法,这也是为什么要为essay写作多预留时间的原因。Essay在整个申请材料中占的比重很大,虽然每篇只有几百字,但好的essay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人不是机器,总是面对那几百字的小短文不断地权衡、取舍,中间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浓缩的都是精华,几百字的essay,却要展示十几二十几年的人生,浓缩自己职业生涯中的闪光点,展现自己的方方面面能力与潜力……

申请表 现在普遍推荐在线递交申请表格。申请表格动辄10多页,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用分几次填写的。尽量在deadline前1周填好表格。

填写申请表格的过程常犯的错误是复制粘贴现有的内容 ,导致即使反复检查也查不出错误。在需要复制粘贴的时候,尽量不要一次复制太长,推荐1 - 2句话为单位,并且及时进行拼写检查。同时特别注意一些学校表格限制的字数,不要超过限制。

很 多申请人没有足够重视申请表格,到最后快递交申请之前耗费大量时间填写表格,越是紧张,越是容易出错;同时因为很多申请人都集中在最后的时间填写递交表 格,可能造成学校申请网站堵塞,难以登陆,带来滚动增加的困惑甚至恐慌。比较合适的应对方法是提前一些日子,比如1周左右,完成申请表格的在线填写,反复 检查以避免出现低级错误,留足够时间递交表格。

因一些低级的拼写错误,为整个申请造成负面影响,非常不值。

面试 面试须知

申请国外的MBA,对于大多数国内申请者进行校园面试不太现实,尽量争取HUB面试或者校友面试;电话面试对于语言的要求更高。值得提醒的是,一些学校在MBA Tour的前后,可能安排在该城市的面试,申请人可以提前争取这类机会。通常来说,递交材料之后的面试可能对是否录取的作用更大,然而,这种想法其实是不需要的——每个面试机会都很宝贵,需要全力以赴的准备 。

Link: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179534

面试经验汇总

不要被“自己口语不好”这类心理暗示吓倒,面试是完全可以准备的,熟悉自己的申请资料,同时想想因为申请资料的篇幅限制而无法表达出来的一些内容;熟悉自己的简历,把常见的可以搜索的问题,写下来,仔细思考;寻找申请伙伴模拟面试,都是可行的训练方法。

ChaseDream论坛历年来积累了几百篇各学校的面试经验,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在持续更新增加,是非常有参考意义的资料,推荐申请人详细阅读。

Link: http://www.chasedream.com/list.aspx?cid=21

面试问题汇总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151012

推荐资料 《如何进入世界顶级商学院 -- MBA申请宝典》 有印刷版和电子版本:申请初期入门的指导性教材,非常全面的涵盖了MBA申请的方方面面;在申请过程中,可以作为非常好的工具书参考;在申请结束以后,可以作为经典的资料送给后来者。

Link: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184509

《顶级MBA成功申请人访谈》 四年来,125名Top MBA成功申请人按受了ChaseDream的采访,历年《MBA成功申请人访谈》包括受访者背景,职业生涯,申请进度安排,选校,材料准备,essay选材,写作,推荐人选择,面试准备,申请经验教训等等一揽子细节。每篇4000字以上,统一格式,相当于对申请的方方面面有透彻具体的案例分析。

2006 MBA成功申请人访谈 - 29 篇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198194

2005 MBA成功申请人访谈 - 21篇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149079

2004 MBA成功申请人访谈 - 52篇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76763

2003 MBA成功申请人访谈 - 23篇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22170

ChaseDream MBA录取汇总 每年的Top MBA录取汇总动态,即时的反应各个学校录取的发放状况,汇总了众多申请人提供的基本背景资料,直观的分学校,分轮次统计,是了解MBA录取非常珍贵的第一手现场资料。

2007: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203624

2006: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142674

2005: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84966

2004: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ID=28787

需要注意ChaseDream Top MBA录取汇总是基于会员自发的汇报整理而成,属于不完全汇总,只能查看趋势的参考。

花费时间估计(因每个人情况不同,仅供参考)

ITEMS Estimated TIME
GMAT
  • GMAT备考
  • GMAT送分
  • AWA成绩
8-12 Weeks
TOEFL
  • 确认是否需要TOEFL成绩
  • TOEFL备考
  • TOEFL送分
  • TWE 成绩
4-8 Weeks
办理成绩单与学历/学位证明
  • 学历学位
  • 如何办理成绩单?
  • GPA计算
1-3 Week
MBA申请
  • 选校
  • 简历
  • 轮次选择
  • 推荐信
  • essay
  • 申请表
  • 面试
8-16 Weeks

论坛专题使用方法

专题设置是对论坛帖子的一项由版主对版块内的主题进行的手工分类,点击专题名称,可以阅览这个分类的所有帖子。

比如:

致谢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多位神仙的帮助与指正,在此一并致谢。

结语

每年申请人来人往,2007年入学申请季已接近尾声,2008年度的申请人开始了申请 前期的准备。在过往的几个申请季中,在线上线下接触了解数以百计的MBA申请人,体会着他们在申请过程中所经历的起伏,真切感受到每个申请人在追逐梦想的 道路上付出的艰辛努力。尽我所能,希望可以帮助2008申请年度的朋友更好的计划日程,安排进度,控制节奏,特备此文在正式的申请季节开始之前发表。

因能力与见识有限,文中的偏颇、疏漏之处,诚请各位友情指正。可在论坛跟贴、短信给Zeros或邮件发至admin@chasedream.com联系,必复。

文中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About Me

助人不懈馬登陳